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九百六十一章 鉆研精神-《回到山溝去種田》


    第(2/3)頁

    “于是爺爺開始翻查哥大校刊Columbia  Spectator,按圖索驥,查到一九零二年的該報報道:國務院知會哥大新任校長巴特勒,已收到駐華公使康格來函,稱中國外務部選定《圖書集成》一部六千冊。該書包羅萬有,為中國最大部頭的類書,由康熙皇帝指示學者編纂,時價七千美元。該書現由兩江總督劉坤一準備發運來美。

    康格公使并在信中說,此舉證明了中國人對美國的友好情誼?!?

    “然后爺爺又去尋找這一天的各種美國報文資料,最后發現舊金山華文報紙《中西日報》也刊出選送書籍報道:‘十七日紐約來電云,美國外務部昨告于哥林比亞大學堂總教習畢拉,稱接到駐北京欽使康嘉來函,言明中國所送該學堂之書籍,由中國外務部選得《子史集成》一套共六千卷,內備載中國古今各事,曾經康熙皇匯合儒臣纂修,書價甚鉅云?!?

    李君閣立刻找到一個漏洞:“等下,兩份報紙為什么名稱不一樣?一個叫《子史集成》,一個叫《圖書集成》?還有哥大的領導,一個叫巴特勒,一個叫畢拉?”

    Alice笑道:“你還聽得挺細啊,爺爺的解釋是,《圖書集成》在哥大這邊的翻譯是Tu  Shu  Chi  Cheng,顯然,《中西日報》與Columbia  Spectator出自相同消息來源,只是《中西日報》是廣東人辦的,匆促之間,將Tu  Shu  Chi  Cheng誤譯為《子史集成》。而新校長Butler,北方話翻譯成了巴特勒,廣東話翻譯成了畢拉?!?

    李君閣不由得點頭道:“有道理,那這事情就算說得通了。老伯做學問當真嚴謹。”

    Alice笑道:“嚴謹的還在后面。至此,我們看到的都是來自美國單方面的記述,表明這是一單‘快遞’,哥大是收件人,還必須找到發件人的證詞。發件人是誰,是清廷外務部。”

    “于是爺爺又去查閱臺灣學者黃嘉謨主編的《中美關系史料——光緒朝》,從書中收羅的當時中美交涉各種原始檔案里,查到了當時駐美公使伍廷芳的兩件收文。”

    “第一件是光緒二十八年二月初三日的收文。這份呈文應該早就發出,不過因為飄洋過海,收發時間相差約兩個月。”

    “伍廷芳稱:光緒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一日,美國公使康格致函外務部,稱接到本國紐約可倫比亞大學堂婁總教習函,該堂內正在添設中國之學,擬購聚中國書籍存于學堂,并集中華百工所制各物,于博物院中陳列。外交部即行籌備。”

    “第二件是次年三月初三日收文。伍廷芳稱:已接到南洋大臣來文,擬以《圖書集成》一部備送美國學堂;至于博物院所需各種器物,美商在華通商已久,可由美商代為購辦。一旦南洋大臣寄到《圖書集成》,使館即行轉交哥倫比亞大學。”

    李君閣又舉手:“等下,剛剛不是還說畢拉嗎,怎么第一件收文里邊又變成婁總教習了?”

    Alice笑道:“婁總教習,即哥大前任校長Seth  Lo。這事情是由他發起的,但是等一九零二年春,《圖書集成》抵達哥大時,Seth  Lo已當選紐約市長,迎接它的,是新校長Butler了。”

    李君閣手扶腦門:“簡直搞得跟破案一樣,不過好歹是所有扣子都解開了。”

    Alice說道:“結合所有這些資料,最后爺爺的結論是:一、此事應是李鴻章病危時所答應?!?

    “當年慈禧西逃后,任命李鴻章、慶親王奕劻為全權大臣,在北京主持與列強的談判,耗盡了此老的精力?!妒⑿麘褭n案選編之七——義和團運動》中記載,一九零一年十月三十日,李鴻章在寓所‘吐血半大碗,中有血餅’,醫生診斷為胃出血;十一月月三日,李鴻章‘胃氣漸舒,精神略好’?!?

    “康格致函清廷外務部求書的時候,剛好碰到李鴻章病倒垂危。而李鴻章的簽名信,正是他在‘精神略好’這一天所處理。”

    “李鴻章在生命中倒數第四天,仍拼了老命處理這個無關緊要的對外交涉事件,目的只是想籠絡美國外交官。四天后,李鴻章懷著滿腹未了心事離別人間?!?

    “二、此事與慈禧太后無關。爺爺查閱了《德宗實錄》、《光緒朝上諭檔》、《光緒朝朱批奏折》、《庚子事變清宮檔案匯編》等,未見到外務部就此事上過奏折,也未見有上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