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鉆研精神-《回到山溝去種田》
第(3/3)頁
“就目前資料推測,應是在李鴻章身后,由慶親王或王文韶以外務部名義,咨請南洋大臣劉坤一具體辦理。那么,整件事與慈禧太后并無多大關系。”
“三、劉坤一決定以《古今圖書集成》一部奉送,其他器物則請美國人自己在中國采購?!?
“四、有資料證實,這部《古今圖書集成》本是總理衙門委托上海同文書局影印的石印本。撥款三十八萬兩,后再加補貼十萬兩,用上等桃花紙印刷,共印一百零一部。”
“其中一部黃綾裝訂,專備御覽。書印成后,除黃綾本進呈給皇帝外,另提取十部到北京總理衙門,其馀九十部由上海道暫存?!?
“到一九零一年冬,該書除四川、廣東、直隸等省購置,以及贈送日本一套外,庫存尚多,每年要支付倉租、保險、看守等費用四五千兩,到劉坤一接手,已耗費四萬多元。成為上海道一個沉重負擔?!?
“既然賣不出,不如送出去。這是劉坤一的真實想法。劉坤接到外務部咨文,要置辦中國書籍贈送哥倫比亞大學。便順水推舟,不但圓滿地完成了李鴻章交給他的這次外交任務,還讓哥大東亞圖書館從此有了一套引以為傲的藏書?!?
“而剩下的幾十套,不幸毀于火災,不過那應該在這件事情之后。”
說完認真地說道:“這才是這套圖書真正的來龍去脈。”
李君閣撫掌贊嘆:“窮搜畢羅,老伯這是花了多大的功夫,才能從浩繁的資料文獻里邊抽絲剝繭,得出這個結論?!”
“在得出結論的同時,還讓人對當時的清廷外交事務的艱難,地方政府的應付,報文之間的往返格式,甚至當年政府外包業務,印刷規模,耗費資金,中國留學生情況,都有了一系列的了解?!?
“這篇論文的價值,不僅僅是還原了一點史實,更在于它揭示了當時的這些方方面面?!?
“這么珍貴的論文,居然淹沒在老伯那汗牛充棟研究資料里,連我都沒有注意過,社科院這次當真是撿到寶了!”
“了不起,實在是了不起!憑借這份鉆研精神,五十年如一日,不成為當代鴻儒才真是說不過去了。娃子們啊,這回明白學問該怎么做了沒有?”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