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宗史?龍天氏阿音傳》-《回到山溝去種田》
第(2/3)頁
同窗莫明音志,以其性孤,多不敢交,遑論狎笑。
本科以優績畢,其校挽留,曰保送事,亦有知名酒商欲聘之,音笑曰“皆非吾志?!?
遂返,同窗盡以為癡。
時李家溝亭長思成公感年邁,覓人以繼,鄉人何長生為音舅,薦之。
及見,思成公狂喜曰“吾鄉得人矣!”
遂繼思成公為亭長。
音報道日,慧麗愛之,聞音之志,笑曰“五日之內,必有良人?!?
遂遣音返,休沐,約五日后與任。
是日,皮公購車攜友返,音遇之于山道。
皮公取人,素不索衣貌,故諸友皆驚音為天人,而皮公談笑如舊。
諸友廢然相嘆,千年孤犬,得無咎乎?
而音反以皮公可取,因暗志之。
皮公多智而博,于學有余,戲為盤鰲鄉藍圖,區劃早明,多有可取。
然其性浮而滑,淡泊山水,難堪堅志。
亦自知非其人,故周畫七年,未嘗示人。
及與音語,大敬曰“百步之內,長存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吾鄉得人矣!”
遂以藍圖與音。
音徒有志,而智慮未廣,及見皮公所示,悚然而驚曰“未料吾鄉有賢如君子者。音之所慮,未及君子百一。使音逞志,必使漏飛舟以臨淵瀑,孱稚子以運千鈞,傾殘可料。音縱百死,鄉人何辜焉?”
因愧謝曰“君子見賜,如撥烏云而見朗日。固請常教,亦步亦趨,但有所命,音不敢違?!?
其后共謀鄉事。皮公長于料策,音則果于布行。二人如魚之得水,雖劬勞艱慮,然亦有樂于其中。
其情漸諧,而二人不知。
至同登懸天崖,始定情。
皮公善文學,好漁獵,外飾諧謔,而內充謹慎;阿音善歌舞,喜音樂,外視端凝,實內韻佻越。
二人志趣殊乖,性情不近,然相對而處,則互慕互重,皆視己之短而敬彼之長也。
育見皮公每喜,以為類己;良儲公見音亦喜,同以類己。
鄉人以皮公好謔,多輕之,而親音;峒人以音莊凝,難近,反親皮公。
世事之奇,莫究其奧。
皮公搜鄉里,興釣業,販荔枝;音舉論壇,立網站,多有助力,不辭煩屑。
皮公租梯田,音延峒人以助,種烏金稻,大售,皮公之圖始得展。
暹羅舉農會,延皮公及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