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知縣的提攜-《我的大明理想國》
第(1/3)頁
背熟經文,這是科考的第一步。
如果經文都不熟悉,那想要在殘酷的科舉考試中出人頭地簡直無一絲可能。
古代參加科考的書生不僅要將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還要將朱子集注等注疏背熟了,這樣才能在寫八股文的時候游刃有余不跑題不偏題合乎儒家正統。
鄭浩這回答可謂舉一反三了,不僅說出了這一句的出處,還將上下兩句也背了出來,這就很難得了。
“不錯,不錯!看來你在論語上面下了一番苦功,那么,這句是什么意思呢?”程知縣兩眼放光,眼中滿是欣賞之色。
“回大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圣人教導他的弟子們,在家里一定要孝順自己的父母,出門在外則要順從兄長,日常的行為一定要保持謙虛謹慎誠實守信的品格,還要親近仁義賢能之人,博愛世間眾生,行事的余暇時間可以用來研習詩書六藝。”鄭浩做了一番解釋。
古時候很多人都是讀死書死讀書,有時候他們把一篇經文背得滾瓜爛熟,可你若是讓他們解釋意思,估計能把他們難為死。
能背誦還能釋義,這已經更上了一層樓。
“非常之好!你能對經義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實屬難得,看來,你對朱子集注也很下了一番功夫。”程知縣很是贊賞地說道。
朱子集注差不多已經被當成了對四書五經的標準解釋。而朱子集注所起到的主要作用也不過是解釋經文的意思。
所以,鄭浩能恰如其分地將這句經義解釋清楚,給程知縣震動很大。
一個十三歲的孩子,能學到這一步,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大人謬贊了,學海無涯,小子還差得遠。”
鄭浩趕忙謙虛了一句。
“鄭浩,你可曾開始作文?”程知縣對鄭浩表現出來的態度也很滿意,點點頭又問。
這里所說的作文,指的是時文,也就是八股。
這個,鄭浩還真沒寫過。
不過,他前世也曾讀過不少的優秀八股文,算是沒吃過豬肉見過豬跑。
鄭浩便搖了搖頭說:“不曾。”
“唔!你這么高的天分,難道不準備走科考正途嗎?”程知縣皺了皺眉。鄭浩讓他頓時升起一絲珠玉蒙塵之感。
這么個少年天才,四書五經背得這么溜,對經義理解也深刻,怎么就不提早開始作文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