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諸仙思索,過半響,一人當面而出,手持一柄神劍,對虬龍一禮,道:“前輩謬言,第一法是不可行,第三法,讓我等殺掉前輩也是說笑,前輩在此鎮守千年,道行高絕,非我等能夠匹敵。” “故此我們只好選第二法,比試水道。這布鼓雷門之事,還請前輩莫要見笑。” 布鼓雷門,意為在上天雷門前擊鼓,不自量力。這只虬龍一出,天地色變,引天寒暴雨傾盆,那一聲水汽幾乎都要化作汪洋,其道行之高絕,遠在群仙之上。 虬龍也是一種龍,古語有云,在《廣雅·釋魚》中有記載:有鱗者曰蛟龍,有翼者曰應龍,有角者曰虬龍,無角者曰螭龍;龍者,雄有角,雌無角,龍子一角者蛟,兩角者虬,無角者螭也。 龍者,年歲越大,道行越高,歲數越五千年可稱老龍,道一聲龍王尊號,當然,這龍王二字只是龍外之生靈對其的尊稱,龍群中自有真正龍王,這又是關乎到覲見禮儀,暫且按下表過不提;龍者,于這方界,十年為幼,十年為長,再十年化作小龍,出生時便堪比結丹人仙,位列仙班,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這只虬龍自千年前便自鎖于此,再朝前推,怕是還有千年,兩千年的龍,那便很恐怖了,其道行之高無法言諭,便是洞玄在此也不敢放肆。 面對諸仙言語,虬龍大笑起來,他龍瞳之中閃爍青芒,滿是嘲笑意味:“我等操列水火,行于大漠江河,你等區區人者,且還是劍修,與我比拼水道沒有半分勝算。” “既不選第一法,說明爾等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氣魄,在我面前,氣勢自矮了三分,不選第三法,便少了唯我獨尊的氣魄,在我面前,氣勢又矮了三分。” “少了六分氣意,還有什么能耐在我面前使法?布鼓雷門,你這話說的卻是不差,還算有自知之明!” 它開口來,聲如雷震,與天上雷光遙相呼應,大雨都停了三息,那無量龍威橫壓天下,那些境界較低的弟子們俱都腿軟,有些心驚。 “是勝是敗,皆非人語可定,還需比過才能知曉。” 那道人持劍,是個秀美的女子,若是要說,大致就是江南水鄉那樣的人兒,李辟塵與葉緣遠遠觀望,他們在大河旁止步,也不言語,上方諸仙自然看到他們三人,但也只當是湊巧遇見的凡人罷了,并不放在心上。 之前踏紅塵與繞黃河奔馳,遠遠在天下吊著,天上諸仙人凌空而走,哪里會去看地上諸事,再說了,葉緣與李辟塵無有法力,此時根本感覺不出半點波動,這般封法是無心道人種下的,這些人中,領頭者不過陽神巡天的境界,尚未化作洞玄,如何能堪破守缺妙法? 女道施法,她長發盤起,眉前兩撮長發垂下,迎風飄搖,眉如柳葉,目似銀輝,一點朱唇開合,讓人浮想聯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