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忘卻情感,斬卻煩擾,可得清靜。 修行便是修心,修心便要忘情。 李辟塵此時悟出至理,然卻并不投身入這“道”中去! “太上忘情,然太上為何不能有情?” “天地世間有情眾生,我亦是眾生之一,太上亦是眾生之一!” “天要至公,則不得有情,然我非天,更非太上,我當有情!” 李辟塵眼中陰陽二光流轉,那一道拳意深深烙印真靈之前,此時忽然裂開,只見天光震蕩,那拳意居然開始崩潰凋零,其中蘊含真意漸漸化去。 “向道之拳,向心之拳,然烙印太深,我只需見其中初心,其余一概皆不可為我所用。” 眉心中,玄門妙法清光顯化,漸漸凝實,云煙裊裊,逐漸化作一尊少年道人。 這少年道人容貌與李辟塵一般無二,正是自身真靈。 陰陽二氣輪轉不修,為這尊少年道人造化一副衣裳,玄黑存外,熾白居里,兩儀輪轉不休,如生滅之道,造化黑白道服。此時少年笑起,口中念誦大道真經,正是清靜經第一段。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人馭道,道為人指引前路,人尊道之理,走其之路,最終又超脫出去,再化一道,是以人人道皆不同,一人便有一道,故道無窮盡也。 “道祖言,眾生之所以不得邁入大道之門,正是因為有虛妄之心,既有此心,便會沉淪苦海不得自拔,只有身心時常清靜者,方能開悟大道至理。” “這便是太上忘情,但是......忘情便是忘心,心中無有虛妄之念,如何去追逐大道至理?” “僅僅憑借對道的狂熱便可一路走下去?世上人人道不同,道癡終究只是滄海一粟,然修道之人又何止區區滄海之水?” “太上已經將情放到了忘的層次,不動情,不講情,但眾生卻達不到這種境界。既不能忘情,那便持情。” “我修道至今,只是求一個執字,若是無情,如今又不知該是什么樣子。但我明曉,這一個執字,這歸鄉的念頭,才是我修道的根本,若說初心不忘,那我便堅守此意,這便是我的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