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八百五十八章 山河踏遍天暮老(五)君須記-《峨眉祖師》


    第(2/3)頁

    先生的問題向著士子們拋出來,同時,那雙眼睛看向李辟塵。

    “涉,你來回答。”

    他在詢問,李辟塵看著他,隨后捧起了竹簡。

    那上面的一切都映入眼簾。

    “回先生,圣人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李辟塵....或者說,應該是“涉”,如此的回應那位先生。

    “很好。”

    先生捧起了竹冊,而對所有士子道:“念誦真應篇,你們都要記住,君子處世,君子之道,遵循圣賢之道理,一為道,二為忠,三為信,四為義,五為孝,此為重中之重。”

    “先生,敢問如何說忠?”

    有士子出聲,恭敬詢問,先生開口:“忠,是忠于何事?忠誠于君王,還是忠誠于國家?亦或是忠誠于自己?”

    “忠,首先立于道之下,何為道?自己堅持之路,便是道,而這道,是小道,非天下之大道。大道是什么?太陽東升西落,四季春去秋來,人們安居樂業,天下沒有戰火,這就是大道。”

    “所謂樂土即道,不論是求道者,還是修行人,不論是傳說中的神與仙,還是那些被斥責與痛恨的妖與魔,他們都是大道的追逐著,包括我們,包括凡人,包括蕓蕓眾生。”

    “能讓自己為樂,天下同樂,這就是大道。”

    “忠依附于道,你忠于樂土的天下,使得人民安康,這就是忠誠,不是忠誠于國君,君王不過甲子便是兩代,你忠誠的是這個天下,為百姓而請命,時刻牢記你們的言行,不要被腐朽的塵土所蒙蔽。”

    士子若有所思,此時又有人問:“先生,為何五言之中,孝位列最后?”

    “先生常常教導我們,父母若在,不可遠游,親族若存,不可棄惡,我時以為,孝乃是天下第一大事,先生亦常說忠孝難兩全,若是我來言,必然是選擇孝而非忠。”

    第二位士子發問,先生開口:

    “人生天地,首先尊道,無道便無天下,無天下便無人生,故此道在一。”

    “人生天地之后,如我所言,必要忠,忠誠與乾坤,忠誠于天下,因你因道而生,而為何忠在信義前?你與人言談,若是知他不忠,必然是兩面三刀之輩,不論他是不忠誠君王還是不忠誠天下,手下他明白了‘叛’,那么他就沒了‘信’。”

    “道在先,忠在后,信在三,而義,是人生來存續的血性,亦是德行所演變的東西。”

    “知‘道’而懂‘德’。義謂天下合宜之理,道謂天下通行之路!”

    “知道了義,那么便明白了廉恥,這樣對于天下的道德便已經完善,而我所說的,不論是道,還是忠,亦或是信與義,它們都是以天下為源頭。”

    “唯獨孝,是人自己的德行,是小,是守,而非天下。”

    “道為路,忠與道,廣于信,明于義,守于孝。”

    先生的話落下,諸多士子俱都低頭,同時稱明白了,而那位提問的士子則是思量一番,繼續道:“可我仍舊不明白,先生說孝是小,道是大,此我能理解,然無大家便無小家,可也這樣說,無小家豈有大家?”

    “忠義何以在孝先?先生又何以教我?”

    先生看著這士子:“你說的不錯,無小家豈有大家,天下是無數小家匯聚成的大家,而當大家有難,人人皆回護小家,那么,這天下還有大家嗎?”

    “敕,我問你,聚散流沙,千里沃土與千里黃沙的區別在哪里?”

    士子答:“黃沙不可耕種,沃土可養四方。”

    先生開口:“還有呢?”

    士子一時陷入思索,直道:“還有?”

    他不明就里,而這個時候,“涉”開口了。

    “聚散流沙,千里黃沙粒粒皆塵,然而匯聚起來,卻如流水般松散,難以哺育生靈;而沃土分開,仔細碾碎,也不過一片塵埃,但卻可以養育天地眾生,這正是差別之所在啊。”

    “無數小家就如同黃沙,若無忠義化水,黃沙如何成土?到頭來大風吹去,無數小家如那漫天塵土散去,而沃土則不然,大風吹過依舊如故,這正是道理所在啊,忠義為何能凌駕于孝之上,便是如此!”

    “黃沙如小家,忠義如大河,只有大河存續,才能把黃沙化作沃土,如此才能養育天下!黃沙,黃河,沃土,樂土,此為天下。”

    如醍醐灌頂,那士子恍然大悟,頓時面色羞慚,而涉抬起頭來,看向前面的先生。

    先生十分滿意,露出欣慰的笑容,此時對涉點頭,隨后看向所有的士子。

    “君須記——!”

    “無國.....便無家!”

    “你們若是為官,便要切記不得錦衣玉食,忘記了人間的疾苦!”

    “你們若是為將,便要切記不得縱酒疏狂,怠慢了天下的百姓!”

    先生站直了身子,而書院之外,傳來了喊殺的聲音。

    涉向著窗外望去,那有火光映入眼簾。

    而先生的話沒有停下,突然仰首,高聲道:

    “所有活著,都是存在自己的意義,沒有誰是無用之人!”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涉看著這一幕,同時聽見了四面八方,那些士子同樣的呼喊聲。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無數的士子放下竹簡,從袖袍上撕下白綾,向著自己的額頭綁去,他們的目光堅定,不再言談圣人的話語,反而慷慨高歌起來。

    聲音浩蕩,帶著自亙古以來匯聚的正氣,外面的殺氣停止了,他們駐留在書院的大門前,沒有再向著少堂中走來。

    但很快,洶涌的潮水便沖了進來,有人在呵斥,有人在怒罵,同時帶著劍影刀光,以最兇惡的姿態踏了進來。

    那領軍的人在呼喊著,似乎在對著先生說著什么勸降的話,而先生根本不看他,雙目注視著身前的莘莘學子,他同樣給自己幫上了白綾,而后看著諸子,言道:

    “在這人生的最后,我想請諸君與我同言!”

    話語落下,除去涉外,所有的士子同時重新捧回竹簡,面向先生,開口,慷慨而言!

    【“請先生教我——!(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