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大發展和家庭教育-《重生八十年代》
第(1/3)頁
有了這筆錢,趙林的兩個生產基地就可以搞搞大躍進了。
正好奧運會帶來的春風還在吹著,基地也需要再次擴建,不然來自世界各地的訂單還真不好應付。
以前還打算讓出去一些讓附近的小廠給做代工,現在就不用了。
圈地蓋樓,買機器,招人,囤積原材料。
張東城和丁海峰兩個人就像被鞭子抽的陀螺,一刻也不停閑地轉了起來。有這筆錢之后,他們倆也體驗了一把國企的待遇。
只要海外訂單不停,他們想圈多少地就圈多少地,想招多少人就招多少人,想囤多少原材料就囤多少原材料。
外匯就像生命,自己的錢想印多少就印多少,但是外匯得真刀實槍地去外面搶才會有。
張東城在棉花產地直接投資建了兩個生產基地,以保證未來的原材料不會出現問題。不過趙林想要插手石化產業被打了回來,這些錢不能用在這些地方實在是有些可惜。
丁海峰把壓縮機廠擴大了一下,按照現在的速度,把進口壓縮機的市場全搶回來也用不了幾年時間。
其他家電廠的規模也全部打著滾地往上翻,但是不管規模擴的有多大,想要完全滿足國內市場也是做不到。
相比南方工廠的蓬勃發展,趙林在學校的日子也是越來越滋潤。學生在學習上有了問題,都很給面子的自己去查閱資料,根本不來煩他——問他也沒用。
趙紅陽的電池廠,技術上的問題很快就得到了解決,現在邊建設邊開工天天忙的不沾家。
楊嵐還好一些,可以在家辦公,不過她常年在家呆著,一旦暴發了工作的熱情,很快連唱歌這種愛好也不顧了,為了把趙林隨手搞出來的這些東西都理順當,每天都從早忙到晚。
“媽,這么多人天天往家里來,多不方便啊。你讓他們隔半年來對對賬不就行了,何必這樣呢?”趙林每次回家都能碰到幾個熟面孔,天天打招呼讓他頗不耐煩。
“我正想和你說這個事,家里辦公確實挺不方便的。你在報社那邊不是蓋了辦公樓么,過幾天我就搬過去。這樣也顯得正規一些。”楊嵐說的根本就和趙林說的不是一回事。
趙林無奈道“隨便你吧,不過小海和小青的成績可是一路下跌,你和我爸都不管可不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