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下午,羅凱在酒店里接受了《財經周刊》記者的采訪。 這次的采訪是預先約好了的,《財經周刊》是國內影響力最大的經濟類雜志,創刊三十多年來,以其嚴謹的態度和良好的作風,得到了大眾尤其是業界的認可。 當初接到《財經周刊》采訪請求的時候,羅凱自己都是愣了愣,因為《財經周刊》不是《娛樂周刊》,作為一位明星藝人,嚴肅向的《財經周刊》居然要對他進行一次專訪,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 所以經過短暫的考慮之后,羅凱答應了對方的請求,并且將時間和地點定在了今天和這里,因為《財經周刊》的總部就在滬海。 滬海是國內的金融和經濟中心,云集了多家著名的經濟類媒體,《財經周刊》也是其中之一。 與其說是《財經周刊》在業界的地位,倒不如說是這家雜志的采訪意圖引起了羅凱的好奇,才使得他最終同意。 14點30分,《財經周刊》的采訪記者準時抵達了錦江國際大酒店,然后在助理人員的引領下來到羅凱入住的總統套房里。 《財經周刊》方面無疑是很重視這次采訪的,派來的不是一名記者,而是整整一支采訪隊伍,包括采訪記者、攝影師、燈光師和兩位助理總共五人! 帶隊的記者叫做張芳園,三十來歲的年齡,容貌算不上美麗,但妝容很精致,一身OL打扮顯得頗為干練,看著羅凱的目光里帶著那種獵人看獵物的神色。 很有侵略性。 普通人面對這樣的目光注視,會本能地產生壓力,但對羅凱沒有絲毫的影響。 雙方見面客套了一番之后,很快就進入了正題。 采訪的地點就選在總統套房的書房里,張芳園帶來的兩位助理對書房進行了簡單的布置,然后攝影師架起了攝像機,燈光師也很快準備完畢。 這架勢跟電視采訪沒有多大差別了。 《財經周刊》雖然是周刊雜志,但在很早以前就開通了網站,飛訊博客的官V粉絲數量過百萬,錄制拍攝采訪視頻屬于正常操作。 羅凱和張芳園分別坐在兩張沙發上,面對面地進行直接交流。 錄制開始,張芳園微微一笑,原本有些剛硬的臉部線條也變得柔和起來,她問道:“羅凱先生,當你知道我們《財經周刊》要對你進行采訪的時候,你是不是感覺到很驚訝?” 羅凱笑笑道:“還真是這樣,我就覺得很奇怪,問助理是不是搞錯了,把《娛樂周刊》說成是《財經周刊》了,最后才確定沒有錯誤。” 張芳園笑道:“其實我們《財經周刊》采訪過的明星藝人也屈指可數,您是第三位,前面一位還是在十年之前。” 羅凱張了張嘴,露出驚訝的神色:“那真是我的榮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