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壯哉卓筒井-《蜀漢的復興》
第(3/3)頁
真正讓他火大的是,司鹽校尉府以兩百錢一石的價格收購了他的鹽,轉手卻以八百錢賣給商人——商人也是要逐利的,而且還要加上運輸、銷售的成本——這樣一來,最后自貢鹽賣到老百姓手里的時候,差不多還是一千兩百錢一石!這個價錢比東漢黃巾之亂前貴了三倍,比現在的曹魏貴了六分之一,比東吳貴了五分之一!
蜀漢的老百姓還是吃不起鹽!民有菜色,滿地大脖子的現狀還是得不到改變!
這樣對百姓的剝削到了極致的政權,難怪曹魏打來的時候,從益州世家到普通百姓都不想抵抗了!
“這樣不行,如此民心將離我們越來越遠!到時候偽魏打來的時候,誰會支持我們抵抗呢?”
可是這樣的話關彝也只能對自己的伙伴說說——元從派現在還沒有徹底掌控蜀漢的政權啊。
“罷了,開會吧。快點開完了我們回去了。”
隨著關彝的指示,馬過開始了發言:“景耀二年,我復興社涪陵郡這邊的產業……累計流水一億七千萬……扣除新招工人農民的安家費、工人工錢、生產成本、復興學堂等支出后,毛利有五千八百萬。交赴給永安兵團四千萬后,純利是一千八百萬。另外,由于我涪陵郡不用再向永安兵團輸送糧食,所以今年額外省下了大約十萬石糧食……”
“糜家商社今年的流水達到了六億,凈利潤一億,按照股權置換協議,要撥給復興社三千萬。”
“江陽郡這邊的復興鹽業,扣除給陛下的股份后,獲利一百四十萬。三叔(關索)這半年從南中轉運來三千余人,遵選擇了一千壯丁安排入鹽場做工,剩下的安置到漢安縣開墾荒地。這些人的工錢什么的已經計入成本扣除,但從南中買人的錢我還欠著孟琰那廝。呃,這筆錢一共是兩千兩百萬。”
“這筆錢趕緊的轉給孟琰,他畢竟不是我們復興社的人。這樣算下來,整個復興社今年的結余是三千三百萬。”
“我等謹為兄長(太守)賀!”
“哎,別說這些!”關彝煩躁的揮揮手:“我們的時間不多了。諸位,我的意見是,今年暫時不分紅。這筆錢用來擴大明年的生產。明年,也就是景耀三年,涪陵郡這邊的目標是吸納一萬人以上的五溪蠻下山,開墾二十萬畝荒地。爭取從景耀四年開始不再向外購買糧食……自貢亭這邊的目標是,產鹽量提升十倍!從業工人增長五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