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鐘岳拿起從德宣齋買來的一支宣筆兼毫。現在這個時代,毛筆的銷量少了,筆廠要維持下去,那么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筆的價格上漲了。 就拿鐘岳手上這樣的一支精品小楷兼毫來說,由于跟龐立做了好幾筆生意,拿的都是友情價,即便是如此,都要四十多一支。想想四十多一支的筆,用個五六天就廢了,這四十多塊,拿來買一打水筆,五六天,估計把手寫到抽筋都未必能寫得完吧。 寫小楷,用墨就不能像漆書那樣了,一寸不到的小字,只能是用毫尖來撰寫,墨多了,一下子滲透開來,整個字就成了一團墨跡。 筆法系統的好處就在于,只要熟練度上漲了,那就不可能出現無從下手的尷尬處境。有些資質愚鈍的書法初學者,跟著老師一筆一劃學的時候有板有眼的,真讓他獨自臨摹的時候,瞬間傻眼,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漆書的字帖,版本較少,不過類似文征明小楷的字帖,鐘岳之前在書法社還是看到過好幾本的,隨手就撈了一本,憑自己那微弱的百分之一的熟練書,實在不忍下筆,還是規規矩矩地臨帖吧。 他手上這本,是文征明小楷《情婦》,不對,是《琴賦》的放大版本。古人的作品,一般都是巨大的尺幅,真要出版成書,都是需要經過重新排版整合過的,這樣也方便了臨摹,這也算是時代的進步,想想以前的古人,沒有出版印刷的字帖,只能靠著一些模糊的石刻拓片以及言傳身教來傳承。 比起那些時代,現在的條件簡直太好了。 然而條件好了,人卻變了。 鐘岳開始臨摹,毫尖行筆,對于寫慣了大開大合漆書的他來說,一開始還是有些不適應的,頻頻用藏鋒起筆,這樣的結果就導致,寫出來的小楷有點小兒麻痹癥的感覺,總是束手束腳的。 慢慢的,等到寫過兩列后,鐘岳漸漸熟手了。觀看過文征明親筆書寫,對于用筆的習慣,鐘岳記得很深刻,然而小楷的筆法太過復雜,尤其是文征明的小楷,筆法追求靈動飄逸,對于法度遠遠沒有唐代書家那么法度森嚴,所以才難學。 手有些發酸了,鐘岳放下筆,就聽到身后傳來批評的聲音。 “初學小楷,就挑文衡山的,你真是膽子大啊。” 鐘岳笑了笑,“沒什么,練著玩。羅老師,獻丑……額,就是練著玩。”跟羅素立客氣和謙虛,那是對自己的殘忍。 羅素立挑了挑眉,“好吧。”他拿著大瓷杯,喝了一口苦茶,蓋上了瓷杯。 “昨天你那篇文章,是干什么用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