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你過來-《山溝書畫家》
第(1/3)頁
鐘岳發現,每一次過來,她都是坐在太陽底下,也不拉窗簾。
若是寒冬曬曬太陽取暖,還能夠理解,問題現在是六月啊,即便室內開著空調,這樣坐在太陽底下,難道不熱嗎?
他拿著燒杯,往墨碟里添了些水。小毫稍稍浸潤,文征明自始至終,沒有那自己的書帖給鐘岳臨摹,還是那本《靈飛經》,鐘岳也只能是將就著臨摹這本拓片版的《靈飛經》。
四十三行,如今鐘岳基本可以做到行筆連貫,絲毫不用看一筆照一筆地寫了,這就是熟能生巧。書法在注重筆法的同時,勤練也是不能省的。書法大家,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在寫廢寫禿了許多筆,練得滿手老繭后,才能夠有所精進。
一氣以貫之,小楷在注重筆法的同時,章法之上,同樣是有講究的。一列字,若是用一根線放在中心,那么每一個字的中心都應該在這條線上,而不是東倒西歪。初學小楷的人,用的紙上都會有輔助線,然而文征明嚴苛要求鐘岳不準用這類的輔助紙張,就是要在普通的白宣紙上,做到心中有這樣的一條線,每一個字在心中就是放在這條中線之上的。
鐘岳放下筆,聽著耳畔的琴聲,心情有些煩躁。
按理說,有了筆法系統,他的進步已經算是神速了,然而寫出來的小楷,差的神韻不是一點兩點,而是一大截。
小楷不學文征明,是不是他自己給自己定的要求太高了?文氏小楷,寫得像不容易,寫得溫純精絕,更是寥寥無幾。現在鐘岳追求的,已經不是所謂的字好看難看了,這僅僅是普通人對于書家的淺顯表象評價罷了。
如果是一個知足常樂的人,鐘岳覺得,現在的他,憑借一手漆書,雖然在這個書法落寞的時代,大多數普通人,并不覺得這樣的字體是美的,但是作為國學藝術,不被大多數人認可的藝術大師比比皆是。
熬得住,出眾;熬不住,出局。
這就是藝術,也許同個時代中,小楷寫得精妙的,不僅僅文征明一個,但是如今被世人熟知的,談起明楷第一人,非文征明莫屬,這就是歷史的抉擇。
心煩意亂的時候,倒不如不寫。小楷不像是漆書,需要融入喜怒哀樂,它更像是一件精致的藝術品,需要做的,就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都是完美的。漆書如果講究意蘊的話,那么小楷就側重于筆法結構,只要一筆差了,這個字就垮了,一個字垮了,整幅作品也就有缺陷了。
鐘岳洗了洗筆,筆毫已經被摧殘得不能再用了,又一支筆報廢了。
今天收手的有點早,不過他已經沒心情再練下去了。
廣陵散,這可能是最出名的古琴曲了吧。
鐘岳將燒杯之中的水倒了,背起了書包,準備回學校。
琴聲戛然而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