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實力作畫-《山溝書畫家》
第(2/3)頁
王希孟露出詫異之色,“哦?那真是個大好盛世啊。百姓應該都可以穿得起絹綢,真是個幸福的時代啊。”
鐘岳笑而不語,時代在發展,人的追求自然也在變。食有米,穿有衣,這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誰還會感覺到幸福呢?
他提起筆,是一支小毫,用來繪制底圖的。
鐘岳提筆而畫。
神人九勢,本身便是取自天地之間。書法,是對天地山水的縮減。漢字傳承有序,從最初的象形漸漸簡化而得,最開始,其實就是一幅畫。
書畫不離家。
所以神人九勢,同樣在畫中適用,不僅適用,更加能夠體現出端倪來。
小荷山,算不上巍峨,卻秀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鐘岳對于這座從小相伴的山,有太多的情感寄托了。青蔥的山體,就像是母親的懷抱,山上的桃林、竹林、田壟,都是大自然的饋贈,多少鄉人靠山吃山。
舟在動,他眼中的山也隨之而動,不過這并不影響鐘岳作畫。王希孟站在邊上,笑靨如花,喝了一口玉壺之中的酒。
掠筆驚悚。
轉筆靈動。
鐘岳的筆法,取自神人,用筆沒有任何的阻塞,仿佛筆到了哪一處,該如何用,都是順其自然。如果某位國畫大師站在身邊,定會驚為天人!
這已經不是一般人所能達到的功力了。
底圖已經勾勒完畢,鐘岳畫的并不是巨大的尺幅,所以也沒花多久,大約一個小時的功夫,山澗田舍,農家風光,躍然于紙上。
接下去便是上色了。
用色上,鐘岳繼承了王希孟大膽的風格。青藍之色,搭配田壟上向日葵的亮黃。三種極具視覺沖擊感的顏色,占據了大半的篇幅。
鐘岳在留白之處,將那青春的小詩寫上。
青春,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就像是鐘岳在這幅畫上的用色一樣,應該是濃墨重彩的。
“王兄,畫好了。”
“唔,我看看。”王希孟站在一旁,“鐘兄的用筆,在我之上。”
“王兄過獎了。”
“好就是好,鐘兄不必謙虛。這山勢,讓我看到了它的秀氣,如果老師見了,一定會夸獎鐘兄筆法了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