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雅與俗-《山溝書畫家》
第(2/3)頁
張來福嘿嘿一笑,一根煙叼在嘴里,轉念一想立馬要睡了,就塞回到煙盒里,打著哈欠說道:“就看你自己怎么把握了。”
鐘岳懂張來福的意思。這個幫他登上頭版頭條的人,很明顯是要拿他說事,只是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鐘岳現在琢磨不明白,但不管賣什么,很明顯,如果要鐘岳幫著賣,必然是要從他口中說出來的,與其這樣,鐘岳先賣自己的藥,則顯得明智許多了。
“從現在起,不要到處留墨寶。哪怕是再熟的人,就算留了,能不落款盡量別落款。”
“知道了。”鐘岳明白張來福的意思,歷史上有很多書畫大師,并不是說他們的作品不好,而是存世量太多,所以在拍賣場上的價格就拍不上去,物以稀為貴。這么說,倒像是還沒成名,就開始沾滿了銅臭味,不過鐘岳沒有這樣的腐儒虛偽之氣,齊白石、鄭板橋、金農都是賣畫賣字為生,也不見書壇畫壇有人以此嗤之以鼻。
作為一門手藝,半個匠人半個文化人,自然是要以此謀生,不談錢,難道還談感情么?
從張來福家中出來,鐘岳走在鄉道上,琢磨著到底是何人的手筆。
真的想捧紅他,應該事先打個招呼啊。這么突如其來的頭版頭條,萬一自己不接受怎么辦?
打招呼?
走在鄉道上的鐘岳拿出手機,忽然想起個人來。
俗世庸人?
會是他么?
直到現在,消息還停留在昨天,鐘岳懷揣著好奇,想要問一問是不是他,不過還是收手了。這么問,多少有點落于下風,既然有人想玩,鐘岳也想看看到底玩什么把戲。張來福說得對,不管對方玩什么把戲,自己守得住本心才是真。
回到家中,鐘岳先進入筆法系統觀摩了一遍神人九勢。
靈飛經能寫到如此水平,全仰仗此法。
每一次觀摩,鐘岳總能領悟到不一樣的心得。尤其是那一筆,墨韻落而萬物生,到底什么意思呢?
到如今,他都還無法參透。
神人筆法,稍縱即逝,鐘岳坐在殘垣上良久,最終走進了金農聊天室。文征明如今化作一道黑影,看這意思,和之前漆書未大成之時一樣,不到熟練度百分之百,這位衡山先生是不肯露面的。王希孟呢,鐘岳與他聊得很投緣,但是年少有年少的好,也有不好。
王希孟整天給他灌雞湯。
也是,一個生活在大宋未衰亡,天子門生,翰林圖畫院,十八歲的年紀,風華正茂,按照今天的標準來講,算得上是事業有成的青年精英了,這樣的人,不給你灌雞湯,難道還灌農藥么?
相比較王希孟,鐘岳還是樂意和金農談心。
小院有些破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