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章 風雨大作-《山溝書畫家》
第(2/3)頁
曲水流暢,鐘岳筆下的水,不急不緩,似乎恰好就是這樣一個速度,能夠讓承載酒杯的荷葉慢慢漂流,在文人雅士之間橫生妙趣。
如果這時候有現當代國畫大師站在一旁,定然會覺得鐘岳驚為天人。
用筆如此老辣,以至于整幅作品還未填色,便已經氣勢顯露。
屋外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已經雷聲隆隆,一場狂風暴雨,在醞釀著。
鐘岳放下筆。
走過去將日光燈打開,準備上色了。
這幅作品,鐘岳將尺幅局限得很小,要在一個小時內完成畫作,如果尺幅放得很大,上色就要耗去很大精力。
蘭亭本來就不大,何必多此一舉?
鐘岳這幅畫作,僅僅一個扇面的大小。
畫板上顏料擠成了一堆,王希孟畫法之中,頗講究青綠著色,鮮明輕快,正是鐘岳要表達的意境畫面。
飲酒賦詩,擊掌而歌。
此情此景,自然是突出一個樂字。
鐘岳的畫作里,對于人物采用的是模糊處理,然而整個畫面看去,場面其樂融融,頗有神韻。
顏料,在紙間渲染開來。鐘岳用筆用料,都顯得極為老道。
雨下得有點大,雷聲隆隆,整個畫室內都沒人過來,大概是被這瓢潑的大雨阻隔在了室內。
山嶺、溪流、蘭亭、雅士,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
鐘岳有一種酣暢淋漓之感,雖然這借來的顏料因為開封時間有些久了,有些發干失彩。
但從整體來看,這幅畫作,還是讓他很滿意的。
工筆重彩,在唐宋盛世,絕對是占據鰲頭,隨著文人畫的博興,被視為艷俗匠氣的丹青漸漸落寞。直到近現代,這種水墨畫大一統的格局才被打破,重彩迎來復興。
這也是鐘岳如今用色敢如此大膽的原因。
這是國畫最好的時代!
鐘岳放下筆,看著窗外的雨幕。
“提交任務。”
“宿主是否確認提交【古韻繪景】任務?”
“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