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一波五折-《山溝書畫家》
第(1/3)頁
書法家大抵都從楷書起手,這樣的經典小楷字帖,不說臨摹過千遍,至少百遍是起碼的。四十四行的《樂毅論》,記性再差,整篇背不下來,這么幾百遍臨摹下來,前六七行,早就已經滾瓜爛熟了。
“世人多以樂毅不時拔莒即墨(為劣是以敘而)論之。夫求古賢之意,宜以大者遠者先之,必迂回而難通,然后已焉可也,今樂氏之趣或者其未盡乎,而多劣之……”
這些都不需要去刻意記的,而是張口就來,提筆就寫的東西,鐘岳卻仿佛像是頭一次接觸到一樣,看著大屏幕上的內容。
是的,沒錯。鐘岳并沒有臨摹過這《樂毅論》,今日切磋小楷,又不是看誰臨帖臨的像,內容寫什么,熟悉與不熟悉,其實差別不大。
行書會有很大影響,不過小楷不會。
云徽顯然看出了鐘岳頻頻抬頭的原因,皺眉嘆道:“這孩子太自信了。內容定《靈飛經》,不說結果怎樣,至少用筆上熟悉不少,怎么能這么自大,選《樂毅論》?”
云徽顯然是已經調查過鐘岳,知道這么初出茅廬的少年,是從徽州來,之前因為一篇出彩的《六甲靈飛經》摘得市大學生大獎賽桂冠。
反觀王格,這篇《樂毅論》他太熟悉不過了,從小到大,不知道寫廢過多少只毛筆了,別說背誦了,連用筆的姿勢,他都已經形成了一種流利連貫的筆勢,根本不需要去花多余的精力,直接就流暢地寫下來了。
鐘岳手中的鼠須兼毫,用起來也十分順手。他甚至能夠感受到筆毫腰力翻轉的時候,那細微動作產生的摩擦。
一波五折,這是鐘岳之前沒有達到的秘境,就在他熟手了兩行之后,終于實現了!
他將寫過的宣紙團成一團,丟在一邊,有些欣喜地重新拿過一張新的羅紋單宣。
然而坐在位置上的那些人不知道鐘岳發生了什么狀況,紛紛搖頭嘆氣。
“這孩子心態炸了啊……”
“真是,沒有本事,就不要選不熟悉的內容,還狂妄地選樂毅論,真是年少氣盛。”
那邊全程攝像下的主持人,輕聲說道:“現在兩位大師已經在進行創作,不過挑戰者仿佛出現了失誤,之前寫好的作品被揉成團,丟棄在一邊。王格老師則是有條不紊,用筆穩健地創作著,看到形勢對于鐘先生很不利!”
鐘岳第二遍開始書寫的時候,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更加秒了。
氣勢連貫,雖然字與字、筆劃與筆劃間沒有連帶,但是遙相呼應,內含勾絲,唐人一波五折的神秘筆法,在鐘岳用上秘傳鼠須兼毫后,終于達到了!
鐘岳甚至不愿意再抬頭去看那文本,害怕這樣的狀態被打斷。好在這樣的經典書帖,文征明也有臨摹的作品,鐘岳直接開啟了系統全息投影,在光影的輔助之下,他完全可以洞悉全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