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章 這是命,不是病-《山溝書畫家》
第(1/3)頁
張鶴平略微震驚之后,又將手搭在黃幼薇的脈搏上。
良久之后,他將手收了回來,說道:“好了,你收回去吧。”
黃三笠試探著問道:“張醫師,怎么說?”
張鶴平微笑道:“好孩子,你跟著鐘岳去幫我買樣東西來,可以嗎?”
黃幼薇很平靜地坐在位置上,說道:“張醫師,我早就該死了。很多叔叔伯伯說,我能活到十八歲,是個奇跡,所以您有話直接告訴我就好了,不用避開來。”
張鶴平朝黃三笠望了一眼。
三爺點了點頭。
“那好,能有這樣的心態,黃先生,您的孫女是我診過的患者之中,最樂觀的一個。你的病,從我看過的記載文獻來看,只有兩例。”
黃三笠瞳孔一縮,“這么說,您還看過其他這樣的案列?”要知道,他們去過太多的醫院,那些醫生對于黃幼薇的病,更是聞所未聞。
一個人的手,溫度就算是再如何低,總不能低于室溫吧?更何況常人的手,不管是是季節,都是保持在三十三攝氏度左右,這也是人作為恒溫動物的生理構造,然而黃幼薇……鐘岳在這個夏天第一次碰到她的手之時就感覺到了,這個女孩的手,溫度可能只有二十度左右……當時天氣炎熱,相差個十幾度,感覺是非常明顯的。
“嗯。”張鶴平點了點頭,“一例實在晉唐時期,當時的醫錄之中記載過,是個三歲的小孩,手的溫度也和她一樣,低于室溫。”
黃三笠很著急地問道:“后來呢?”
“晉唐之時,人壽命普遍不長,正常人活到五十歲已經是長壽了,加上兵荒馬亂,平均壽命可能才三十歲,當然這大多都是受戰亂影響。古代早夭的孩子很多,所以那個孩子在那次診斷之后,被認為是不祥,活活餓死了。”
“餓死了?!”鐘岳有些愕然地反問道。他心中有些駭然,為人父母,居然認為自己的小孩是不祥之物,然后活生生地把他餓死了?這還是人嗎?
張鶴平平靜地說道:“你聽上去很荒唐,但是在古代太普遍了。有些災年,或者經歷過戰爭的浩劫,顆粒無收,易子相食的情況偶有發生,在這種情況下,活命成了他們唯一的要求,而那樣的一個孩子,不說能養得活養不活,就算是能養活,對于一個普通人家來說,可能要傾家蕩產,而且古代一戶人家,不止一個孩子,要養活一家老小,怎么辦?或許不祥只是他們心里安慰的一種借口罷了。”
黃三笠喝了口茶,問道:“那另外一個病例了?”
“另外一個病例隔得稍微近一些,在民國時候,而且年代靠近,所以敘述地也很詳細,就診次數也很多,由于病例特殊,這個大夫也是把它記錄得很詳細。不過那個患者,直活到了十四歲,就在那個冬天,離開了人世。”
屋子里的氛圍變得凝重了。
鐘岳知道,這個消息,對于黃家爺孫倆來說,無疑是個陰霾,但是他不得不再問下去,哪怕接下來張鶴平說的話,會讓原本對生活抱有一線希望的黃幼薇更加看不見光明。
“張醫師,那個病例,最后是怎么死的?”
張鶴平看了眼黃幼薇。
“最后寒癥漸漸波及大腦和心臟,是嗎?”黃幼薇看向張鶴平,那雙冷眸,仿佛看不出任何的悲傷和絕望來。
“嗯。”
鐘岳問道:“病例上有沒有寫明,什么藥有效,或者說什么方式可以控制病情的?”
張鶴平搖了搖頭,“藥物、運動包括恒溫室,那個醫生都試過,然而在治療期的五年里,沒有任何效果。那個時代,患者家里也算是富庶之家,不然恐怕早就被遺棄了。如果黃先生,你們需要那份詳細的病例,我可以幫忙找一找,可能需要花費的時間有些長。”
“那就太感謝張醫師了。不知道張醫師對我孫女這個病,怎么看?”
張鶴平說道:“鐘先生,這里有筆墨嗎?我行醫開方用慣了軟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