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幼薇啊,嫁了吧-《山溝書畫家》
第(2/3)頁
……
琴房的隔音效果很好,鐘岳站在外邊,絲毫聽不到任何琴聲。回憶倒是那段時候,黃幼薇撫琴相伴,那時候,鐘岳的小楷,還在師從文征明,寫得還未登堂入室。時隔幾月,如今連西嶺印社,都邀鐘岳出版了這篇小楷經典了,時間過得真快。
透過百葉窗,鐘岳隱約看到里邊那抹倩影。
向死而生,鐘岳每每想起這四個字,都有些不忍。
我們的教育里,對于死亡,從古至今,那都是諱莫如深,即便是那些年邁之人,到了面臨死亡的時候,都會崩潰,都會變得心力憔悴,然而一個人自打記事起,就要接受這樣的人生,是何等殘酷?
鐘岳沒有敲門,直接推了開來。
黃幼薇看了眼,繼續撫琴。
鐘岳同樣沒說話,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好像這場琴會,就像是伯牙遇子期那樣,就缺他這樣一個聽眾。
古琴,和書法一樣,都是屬于古文化,正在逐漸消亡。越來越多的人,連古琴和古箏、揚琴這些樂器都分不清,更別提琴律和技法了。不管琴棋書畫,中國古典文化,其實都與陰陽五行的哲學相結合,一弦屬土為宮,弦最大,聲沉重而尊;二弦屬金為商,次于宮;三弦屬木為角,弦用六十四絲;四弦屬火為徵,弦用五十四絲;五弦屬水為羽,弦用四十八絲。聚集清物之相。
這是最初的古琴五弦。后周文王文王改弦,六弦文聲主少宮,文星柔以應剛,乃文王之所加,七弦武聲主少商,武星剛以應柔,乃武王之所加。才成為千百年來,流傳至今的七弦琴。
鐘岳坐在位置上,聽黃幼薇彈琴,最直觀的感受,那就是靜。
古琴的三種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靜。
散音松沉而曠遠,讓人起遠古之思;泛音如天籟,有一種清冷入仙之感;按音非常豐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韻、細微悠長,時如人語,可以對話,時如人心之緒,縹緲多變。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則同大地,稱為天地人三籟。
這樣的琴聲下,做其他的事情,反而不會被影響,只會讓你的心情變得舒緩下來,這也是當初為什么聽著黃幼薇的琴聲,鐘岳可以安靜地坐一下午,臨帖練字。
琴音落,余音繞梁,鐘岳回過神來,看向黃幼薇,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啟口。
他是來干什么的?忽然一瞬,他居然忘了,他是來干什么的。
兩人愣了一會兒,反倒是黃幼薇先開的口。
“你們的產品,被查封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