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九章 我們還在等什么?-《山溝書畫家》
第(1/3)頁
掌聲依舊稀稀拉拉的。
鐘岳走向臺前,和趙永勝交換了一下眼神,從他手里接過無線話筒。如果一個使命的交接一般,無論成敗,今天鐘岳都要把之前鋪好的路,做好的局都呈現出來,不然不知道得等到猴年馬月了。
“我不是國美的學生,所以我今天過來,并非是接受你們的祝賀,當然也不是過來耀武揚威的。在我看來,獲了獎,沒什么可以值得高興的。”
鐘岳停頓了片刻。底下有些人嘴角揚起一絲輕笑。
“裝逼!”
“不要給我,聽說國賽一等獎,有六千獎金呢。”
“靠,可以入手一個入門級的單反啊。”
“……”
鐘岳繼續說道:“所以今天我受趙永勝教授的邀請,過來此地,是想和大家談談心的。一百多年前,我們的先輩們,在臨安孤山下開社建址,以印為本,兼濟書畫,創立西嶺。不論書法還是國畫,都是我們的國粹,我不敢說這些國粹已經落寞了,但是至少他們沒有曾經輝煌了!這一點,在座的各位認同與否?”
書畫傳承千年,歷代名家輩出,即便是近代戰爭迭起,然而書壇畫壇都是格外的鼎盛,大有百家爭鳴的高唱之音。可就在如今,慢慢的,傳統書法和國畫漸漸落寞,變得不再為人所熟悉,更有束之高閣,當成是高雅藝術,常人不可觸及的趨勢,這當然是每一個書法人,每一個國畫人所痛心疾首的地方。
底下坐著的人面容都嚴肅起來,因為鐘岳講的問題,確實存在。雖然比起那些即將消失的傳統工藝,書法和國畫還不至于這么危急,但是比起幾十年前,確實在走下坡路了。
“在座的都是我們國立美術學院的學子,將來都是走向書壇,走向畫壇的青年才俊,試問身為一個書法人,一個國畫人,看著自己熱愛的這份技藝,漸漸衰落,心里是怎樣一個滋味。”
“風起云涌的二十世紀,我們有白石翁,有徐悲鴻,有這些讓西方藝術家為之甘拜下風的藝術巨匠,近代草圣于左任、南林北李等等,如今巨匠作古,試問當代藝術圈里,我們炎黃子孫,是拿起油畫筆去嶄露頭角,還是守著我們的國粹,用我們手中這支尖圓齊健的毛筆潑墨而行,書寫輝煌,畫出精彩?”
底下有人目不轉睛地看著鐘岳,有人依舊無動于衷。
誠然,要靠鐘岳這一番話重振書道輝煌,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他這一次過來,并非是趙永勝所希望的那樣,來國美來拉人。拉幾個幫手,換而言之,又能如何?華夏十幾億人,靠他們幾個人去宣傳,去教書育人?
太累,也并非鐘岳所設想的目的。他的眼睛掃下底下,這些人,都是通過藝考、高考進入的高等學府,他們的未來,不僅僅是一個畫匠這么簡單,藝術需要思考,并非是一門手藝這么簡單。不是說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藝術家畫不出好的作品來,但是至少這些從高校脫穎而出的人,他們在未來的書壇,在未來的畫壇,都是未知的潛力和價值。
鐘岳深吸了一口氣,笑道:“想必大家聽到這里都已經糊涂了。這兜兜轉轉,講了這么大一圈,到底是想表達什么?我要說的,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希望在座的諸位,請大家將來在追求個人榮辱的時候,莫要忘了自己的初心。我們是書法人,是國畫人。或許不少人會覺得,這個年紀考慮這些太不切實際了,那么我要說的就是——請活在當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