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還有這種操作!-《山溝書畫家》
第(2/3)頁
書畫成圣!
一旁老頭側過頭看來,見到鐘岳也動筆了,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千算萬算,沒想到張家老兒還玩這么個小花招啊!還好自己活得久見識廣,這尊佛門鎮獸——根本就不在這八幅圖之內!
剛剛那一聲低吟,已然暴露了是何物了。老頭輕笑一聲,自己手中就有一本上古異獸的圖譜,給鐘岳的那八幅圖,就是從上邊臨摹下來的,沒想到張家對外謠傳的八門鎮獸還是個幌子,這一只分明就是金剛旋龜!
他只能默默地祝福鐘岳了,小子最好你少抄點答案吧……
鐘岳自然沒有想過去抄什么答案,他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而且他本來就不是出于入贅的目的而來,就是想著脫身,而剛剛驚鴻一瞥,又讓他改了主意,他想看看,如果自己運用神人九勢繪制出相同的異獸,會不會有這樣的特效誕生。
在宋元水墨寫意之前,國畫皆以工筆的形式呈現。當然工筆形式之中也分門別類。鐘岳執筆勾勒的方式,屬于最簡單的構圖法則——三線體。
西方畫發展到一定程度,誕生了系統的透視構圖法,也就是雖為的焦點透視學,而中國畫發展千年,并沒有形成這樣的系統性法則,而是走的另外一條道路——經營虛實。
很簡單的一點解釋,那便是國畫呈現的效果,并非是眼睛所看到的景觀構圖,而是畫師自己藝術加工后的呈現。
鐘岳采用的三線體,便是以主線、輔線以及破線三條線作為構圖法則的基本繪制法則,并非是類似素描的方式,將他方才那一眼所看到的鎮獸如實地繪制下來。
他將更多的心思都放在了那睜開的眼睛上。
時間一分一秒地在流逝,絕大多數人,是如何從畫壁之中窺得鎮獸真容的呢?自然是通過墨韻的交流感應。這說起來便玄了,就好像有些人他一眼瞧過去,就能看到畫壁上的圖樣來,這是張家設計這道關卡的初衷。
新姑爺不能是目不識丁的普通人,不然如何扛得起守護張家的重任呢?
當然,所謂的墨韻感應,何等困難。坐在演武場最前邊,那些踏入翰墨境的世家子弟,自然有所窺得,至于后邊一大幫人,那就瞎子摸象,不知所謂了,也就兩個人,畫得手忙腳亂,一刻也不停歇的。
一個是出老千的一夜七次郎摳腳老漢。
一個自然是一眼窺得全貌的鐘岳!
這邊兩人筆耕不輟的動靜,同樣被張三收入眼簾。
鐘岳眉頭緊鎖,筆毫靈動,墨韻在紙上揮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