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章 雞肋雞肋-《山溝書畫家》
第(3/3)頁
現(xiàn)代的工筆畫,往往不采用三礬九染的古法,有一點(diǎn)很重要的因素在于華夏畫壇在近現(xiàn)代寫意大過工筆。近代十大畫師,都是寫意為主,工筆的技法稍加運(yùn)用,但是純粹的工筆技法上,稍有精通之人,像鐘岳這樣,上呈魏晉南北朝之法的,更是無一人。
龐軍都覺得不可思議,怎么能有這樣的畫工,如果不是他藏得好,要是讓別人看到這幅畫,必然又是轟動一時的佳作。
取完畫后,鐘岳心情反而變得有些忐忑不安了。
李前程已經(jīng)被他打發(fā)走了,交代了兩句,周末別忘了去文化宮才加徽墨交流會,就徑直坐上回縣里的大巴車,一路上都在思索著,到底該怎么說。
下車之后,在車站附近,鐘岳盯著柴油桶烤著的番薯,看了很久,慢慢走了過去。
“帥哥,吃個烤番薯吧,味道好著呢。”
鐘岳盯著桶上已經(jīng)烤出糖水來,亮晶晶地粘在表皮上的紅心番薯,說道:“怎么賣?”
“不貴,五塊錢一斤。”
鐘岳笑了笑,要知道他們鄉(xiāng)里賣番薯,五毛錢一斤,這買賣,真是暴利行業(yè)啊。他們一點(diǎn)漆的墨業(yè)雖然走的是高檔精品,但是墨的成本貴得驚人,金樽系列就不提了,【一萬杵】配方簡單,這成本都讓鐘岳暗吃一驚,主要還是原料的稀缺。每兩的成本價都在一百左右,而賣價不過每兩三百五,也沒有離譜到十倍的利潤。這還僅僅是物料成本,還不包括人工、廣告、包裝等等。
鐘岳買了個番薯,握在手里,感覺暖暖的,這樣塊頭的番薯,本來也就八兩多點(diǎn),然而一上秤。
小販露著黃板牙笑道:“一斤三兩,收您六塊五。”
鐘岳笑道:“可夠沉的呵”
小販裝好了塑料袋,彼此心照不宣地笑笑,“那是,糖分足,沉!您吃吃,甜著呢。”
鐘岳握在手中,準(zhǔn)備去找畫的主人,然而總覺得不好,便提前打了個電話。
“喂,是三爺嗎?”
“鐘岳?”
“幼薇在家嗎,之前她讓我畫了一幅畫,現(xiàn)在裱好了,想給她送來。”
“幼薇出國了,難道那晚她沒跟你說?”
鐘岳手中的番薯掉落在地上,心有點(diǎn)亂了……
“原來這幅畫,不是替她自己畫的啊……”鐘岳恍然大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