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二章 吃套路了!【四】-《山溝書畫家》
第(1/3)頁
今天是西嶺峰會的最后一天了。
陽明山莊里的人流少了很多。有些人昨夜已經早早離去,因為那份該死的志愿書,想哭都沒處哭去。不少人臉上笑嘻嘻,說著印壇有救了,心里則是媽賣批地吐槽著。當然,還有些人憂心忡忡,對于前路茫茫,不知如何是好,他們是有匡扶正道的心,但無那個力魄啊,試問誰敢站在這里,挺著胸膛擔保?
也就那個傻小子了。
而現在,他們即將被傻小子牽著鼻子,風風火火闖九州了……說來好氣,又是好笑。
鐘岳這招,對于他們而言,真的是太損了。文化人最看重面子,不簽,除非你就說白了就是個藝術匠人,而不是一個藝術家,藝術大師。
假使李德明在場,他大可以大大方方地不簽,因為他本來就是掛牌治印,養家糊口,沒道理說要非要為了什么印學道統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而某些人簽這份志愿書,則是因為他們之前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鄙視李德明這樣的治印匠人,現在真讓他們出力了,又這不肯那不愿的,按照歐陽明的話說,就是又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不過鐘岳還是愿意以美好的眼光看待這其中大多數老前輩們,希望他們是真的為了傳承簽下的這份志愿書。
當然,人心叵測,不論是真心還是假意,日后只會見分曉。
不過背后一套,人前還得裝模作樣地歡歡喜喜。
今日沒有昨天那樣的氛圍了,都是以游山玩水以及賞印交流等休閑活動為主。本來嘛,文化人的圈子里,就是這些東西,不可能去捧著一本歷史書來互相學習印學的歷史,那種傻事,也就毛江河這種傻子會去做。
鐘岳也是在陽明山莊里坐著,聽某些老專家談笑風生。
坐在四明亭的角落,鐘岳很享受這樣的文學“青年”,額……除了他一個是青年的文會。大家交流著印學上自己的拙見,有幾個老頭還會小孩子脾氣地爭執起來,一看就是平日里經常來往的,不然也不會爭得如此白熱化。
“鐘岳。”
“張醫師?”鐘岳回過頭,看到一側單手負背,拄著杖走上來的張鶴年,沒想到老張居然也來了。
亭內有些人聽到鐘岳的聲音,掃了眼張鶴年,便轉過了頭,畢竟西嶺這個印社成員,來自五湖四海,甚至于港島、海那邊的成員都有,并非是以往那種吃著大鍋飯,大家一起扭秧歌的雜技社,萍水相交的也不過就是點頭示意下,并不會有什么深厚的交情。
鐘岳走下去攙扶,然而張鶴年搭住鐘岳的手腕并不朝亭子內挪步。
“陪我去心湖邊走走。”
“好。”
一老一少,朝那個人工湖邊上走去。
說是人工湖,但這個心湖的面積大得嚇人,似乎是從萬島湖引流過來的。江南雨量豐沛,一到梅雨季節,這湖水很有可能暴漲,這個人工湖可能很好地充當調節水位的作用。
“你那朋友近況怎么樣了?”
“什么朋友?”
“嘿,你個沒心沒肺的,那個女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