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唐僧本就不在意袈裟上少得什么東西,在意的只是怕菩薩怪罪,怕佛祖怪罪。不過話說觀音給他這么一件寶貝,雖感榮耀萬分,卻也是整天提心吊膽的,總怕損壞絲毫,或給弄丟了去,雖隨身攜帶,卻也是藏得緊緊的,甚至用油紙包裹起來。 但以佛祖觀音之大神通,莫非便想不到這點嗎?何故還要他帶這樣一件毫無用處的寶貝袈裟上路? 黑熊精隱約感覺到了袈裟的神奇,但卻也不知道神奇在哪里,遂便召集好友一起前來觀賞,看看袈裟究竟有何神奇之處,此神奇自非是上邊的定風珠之寶,而是整件袈裟。 石岳和孫悟空也同樣感覺到了,便仿佛那一件寶甲,上邊自有其陣,而每一樣東西也都各有其用,可說是缺一不可。 所以黑熊精雖也知道上邊定風珠的珍貴,但想到扣下定風珠便會破掉袈裟的神奇或防御屬性,遂也就未有對定風珠打心思,只是心想反正整個佛衣都在自己手里,還能怕定風珠丟了去不成? 而這也正是讓觀音忍不住暗怒的地方,如今卻可說那袈裟已破,至少再沒了原有的功能,就算有,卻也成了個漏風的東西。 可既為佛祖安排,觀音自也不能就這么丟就丟了。其所謂交待便正是若找不回,便且只能用一個同等級的至寶替代。遂勉勵了唐僧幾句,又安排黑熊精自行前往南海普陀珞珈山,觀音則是眸光閃爍一會,忽銀牙一咬,直接下幽冥地府而去。 以觀音能耐自是輕易便可算出,那定風珠是真的不翼而飛了!若能找回,其自也不會再想別的辦法。 結果到得幽冥地府,觀音瞬間便換掉那大慈大悲高高在上的菩薩表情,反而無比恭敬的向著虛空一躬身。 “娘娘在上,佛門觀音有事欲請娘娘相幫,還請現身一見。” 那恭敬的態度卻是對西天佛祖和天庭玉皇大帝都從沒有過的,此時若是被人看到,一定會震驚到目瞪口呆,究竟是什么人,竟然能讓觀音如此恭敬。 觀音話閉,虛空中并沒有任何的反應,而觀音卻也不起身,就那么一直保持躬身的狀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