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來笑道:“周天之內(nèi)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亦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廝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 這次觀音卻微笑接道:“敢問是哪四猴?” 觀音自知道如來這是在借機講法,如來點點頭道:“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那孫悟空便即為靈明石猴,最是能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 說完孫悟空,如來明顯頓了一下,既然生來便有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的神通,那其當初又怎會不識天時,與天為敵?若知地利,當初又何故“自投羅網(wǎng)”? 無數(shù)年來,如來竟第一次感到剎那的恍惚,不由便就又向石岳看去一眼,竟發(fā)現(xiàn)連自己都看不透那孫悟空,其目的究竟何在? 下意識的如來便接著悠悠張口道:“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 如來聲音落下,金光燦燦的大殿內(nèi)立時便響起一片的驚呼聲,單聽這四大靈猴,竟哪一個都不是凡類。所謂移星換斗,避死延生,乾坤摩弄,萬物皆明,又哪是神通可以比擬! 如來的聲音繼續(xù)道:“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我觀假孫 悟空乃是六耳獼猴,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正是六耳獼猴。” 聽到如來說出六耳獼猴四字,六道明顯身子一震,仿佛被打開了一道天窗,不由緩緩仰頭,滿臉的痛苦掙扎。 “不!” 花果山之顛,那石破天驚的一幕,一金一黑,兩只奇怪的猴子破石而出。 三百年間,他一直默默的望著兩位大王,也不知自己是怎樣一種情緒,想靠近卻又覺得自己不配,可同時又隱隱感覺到自己的不同,或許自己也可以為那大王之尊! 一次機會,于花果山水簾洞,他被賜名六道! 兩行眼淚瞬間滾滾而下,一幕幕不停的開始于眼前滑過。 依舊花果山之顛,兄弟聚首,許下逆天誓言。 是誰在獨戰(zhàn)那天地,將唯一生的機會,一次次讓出,卻甘愿獨自抗下那一切,并不惜自爆身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