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將遇良才-《三國之天驕盛宴》
第(1/3)頁
果然又是一員大才!等房玄齡說完,劉基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劉基希冀的目光又看向楊碩,因為他知道楊碩的目光移向誰,誰就又是一員大才,他不怕楊碩手底下大才多,只怕楊碩無人可用,他們已經與楊碩綁在同一個戰車上,楊碩的成就就是他們的成就,楊碩如果坐了開國皇帝,他們最起碼也是一個功臣,所以楊碩越強大他反而越高興。
只可惜這次楊碩讓他失望了,回過頭看著他,“軍師以為三人分析如何?”
其實在問桓溫、范仲淹、房玄齡三人之前,楊碩就曾于劉基就接下來的戰略方向做過討論。毋庸置疑,袁紹是當今最強大的諸侯,沒有之一,楊碩可以戰敗高干但不能得寸進尺,如果引得袁紹暴怒揮軍三十萬來攻打,楊碩可是萬萬無法抵擋的,所以短時間內劉基的建議是不與袁紹硬抗,只有在全據司隸,將上黨、河內兩地握在手中方可與袁紹一戰,在這之前斷然與袁紹大戰只會被拖入戰爭的沼澤,最終被淹死。
當然這是劉基與楊碩的想法,像徐晃、趙云等武將則建議乘勢取了弱小的上黨、河內兩地擴充勢力,可是這樣的話楊碩將直面袁紹的冀州、并州兩地,一旦中原大戰結束,袁紹來襲緊靠五郡之地,而又沒有險關要塞想要抵擋袁紹的大軍很難,而且最關鍵的是袁紹無糧草等后顧之憂,楊碩緊靠繳獲高干的那幾十萬石糧草如何與袁紹大戰。
這個建議也是桓溫此次提出來的,與眾武將不謀爾合,是圍棋中典型的只謀一地之得失不謀全局,當然首先就被楊碩否決了,而范仲淹很明了的指出了楊碩軍的缺失,很有見地,但是略有些保守了,如果按照范仲淹的計策穩打穩扎一步一個腳印終身楊碩也走不出司隸這塊地方。
劉基雖然很欣賞三人,但是這種時候一點也無法含糊,正色道:“桓將軍過于激進于大局不利!范主簿之策又過于保守,房主簿之策雖好但還需潤色一番!”
劉基話音剛落,桓溫就搶著道:“中原紛爭不斷,袁紹南有強敵袁術,北有據城死守的公孫瓚,又經永安之敗,如何能顧忌到我等,此時不趁機取上黨、河內更待何時?”桓溫能不著急么,劉基一出手就將他給全盤否定,這給主公留下的印象如何能好,那還顧得上其他啊,立馬就坐了起來據理力爭。
“桓將軍可曾想過,現在我們可以依靠虎牢關,永安抵擋袁紹,若是占據河內、上黨后,那什么抵擋袁紹?而且現在我軍剛剛大勝高干,上黨張揚、河內劉豹定然提防著我等,此時出兵難有勝算!”劉基道。
“我們現在不拿下上黨、河內,等袁紹奪取了這兩地,我等不照樣門戶大開么!”桓溫急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