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圍攻-《淘寶大唐》
第(1/3)頁
王珪說道:“那不能,既然他們在爭取時間,咱們就不能給他們爭取時間的機會。臣建議,咱們彈劾魏征,就說他有意拖延,把這件事情炒起來,讓他去逼著皇上表態。
然后,咱們再聯絡大臣們,也一起逼著皇上表態,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好主意,就這么辦。”李泰決定發動攻勢了。
這時,禮部左侍郎王珪說道:“臣有一個更好的主意,咱們這樣……”
這下,包括李泰在內的李泰團伙,都十分贊賞。李泰說道:“老師就是老師,智慧高人一等。”
于此同時,太子李成乾等人也察覺出了事情的詭異,經過的反復的推論,他們也得出了和魏王李泰同樣的結論,也要發動攻勢了。
他們都是要逼著皇上表態。
為了確保在朝堂上產生足夠的壓力,長安城里官員們走動異常頻繁,他們在串聯,醞釀著一場風暴。
自古以來,凡是涉及文化領域的運動,幾乎都有學生們參與的影子,這就是學生運動。
學生們有熱血、有激情,缺乏社會實踐經驗,也容易受人鼓動。
在唐太宗的大力倡導下,唐朝貞觀年間學校教育的發展出現了高潮。在長安城里,弘文館、國子學、太學和四門學、醫學、律學有學舍1200間,學生總數達到8000余人,濟濟洋洋,盛況空前。
魏王李泰的魏王府里,有一個文學館,名義上是以文會友,實際上是魏王李泰網羅黨羽的基地。
其成員有部分是朝廷各部、長安城官府衙門的官員,還有很多各個學校的老師和部分學生,這些人雖然官職不高,然而,讀書人基本上是官宦子弟,他們背后的家庭勢力不容小視。
李泰為了盡快實現徹底打倒蜀王李恪的目的,利用文學館的資源,讓他們回到學校,對學生進行了宣傳鼓動。出于滿腔愛國熱情,加上對老師的信任,學生們被鼓動起來,一場大規模的學生運動即將爆發。
6月21日早朝,太極殿。
“不好了,皇上。”一名國子學的院使,在殿前值班官員的引領下,來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李世民問道:“出什么事了?”
國子學的院使說道:“學生們不知道從哪里得知,說魏征故意拖延蜀王資助敵人一案,設法為蜀王等人開脫。學生們現在已經罷課了,這在前往天牢,要求處置賣國賊。”
原來,在李泰的里除了工業學校、貴族學校以外,大部分學校都開始了罷課,他們要求嚴懲有資助敵人行為的蜀王李恪等人的賣國行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