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語成箴-《何日復東歸》
第(1/3)頁
午后,巴達維亞的陽光正是高炙之時,一場下雨過后,云雨初晴,空氣清新。
高管事轉過兩條巷子,止步四處觀望一番,確認沒有被人盯梢,便閃身鉆進街邊一座不起眼的小樓。
看清進門之人后,兩個滿臉橫肉的大漢緩緩將抽到一半的短刀插入刀鞘中,屈膝跪下向高管事請安問好。
高管事點點頭,道:“阿林阿大人可在?”
一個大漢回道:“回大人的話,阿林阿大人正在書房,需要小的去通傳一聲么?”
高管事搖搖頭,道:“不必了,我有要事須向大人面稟,你們把守好門戶,除非有緊急之事,不得召喚,不得進去打擾。”
兩個大漢同時應聲,高管事這才順樓梯上樓,到了書房門口,高管事仔細整理一番衣著,扣門道:“下官高懿,求見大人!”聽得門內一人喊了一聲“進”,高懿推開門,走進書房并反手關上門,一位身著閑服的小胡子坐在書案后,正在翻看著呈報信函,并在一旁的紙張上重新記錄著什么。高懿朝著書案后的人單膝跪地行跪拜禮,鄭重其事地道:“高懿參見阿林阿大人!”
小胡子停下筆,抬頭看了一眼,竟頗有些驚訝,沉聲道:“起呵,你怎么來了?可是朱家出了什么事?”如果朱家三房老爺朱武銘在這里,一定會大吃一驚,因為這位小胡子不是旁人,就是朱府延請的中醫大夫——蘇季才。不過他的真名叫蘇穆察阿林阿,乃是大清帝國內務府尚虞備用處的佐領,正黃旗滿洲。
內務府尚虞備用處,又叫粘桿處,名不見經傳,表面上就是個伺候皇室粘蟬捉蜻蜒、釣魚等玩耍娛樂的服務組織,而它真正的功能,整個大清國知道這是個什么地方的人只怕也不會超過百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的兒子們為了乾清宮里的那張椅子爭得你死我活,除了沒動用武力什么招都用了。當時的四阿哥胤禛剛剛從“多羅貝勒“受賞封為“和碩雍親王“,他表面上裝出一副與世無爭的模樣,暗地里卻積極組織潛邸奴才制定政綱,準備爭儲。為了做到知己知彼,胤禛以自己喜靜畏暑的名義,在王府中設立了粘桿處,對外就稱專事粘蟬驅蟲、打鳥釣魚等陪伴娛樂活動,實際上廣招江湖高手,訓練潛邸奴才隊伍。這群人的任務就是四處刺探情報,甚至暗中動用武力鏟除異己。到了胤禛登基稱帝,這位雍正皇帝對這個強力特務機關依然十分倚重,尚虞備用處被并入內務府,此處的侍衛負責每天早晨到內奏事處接收奏折,還有負責稽查官員二人,如發現奏事處有形跡可疑的人員,有權命令侍衛緝拿。
當今的大清國乾隆皇帝從他爹手里不但繼承了萬里江山,也一并獲得了尚虞備用處的效忠,五年前,乾隆登基當日,尚虞備用處佐領蘇穆察阿林阿和粘桿侍衛高懿按旨意分別化名蘇季才、高德茂率一隊粘桿拜堂阿悄悄派駐爪哇,執行情報搜集的差事。
此刻,阿林阿可完全沒有那般膽小怯懦的模樣,大馬金刀地安坐在書案之后,皺眉凝視著高管事。
高懿站起身,道:“倒并非是什么大事,只是下官近日得到一些奇怪的消息,心中委實不明,恐延誤的主子的差事,特來向大人稟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