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亂起來了!!-《小軍閥》
第(1/3)頁
正當北方殺伐之聲驚天動地,長江中游突然又爆發了主和的聲浪!
1918年2月14曰馮玉祥在武穴發出通電宣布自主,力斥南北戰爭是一種最無意識和最無情理的戰爭。他以前奉令“援閩”開到浦口不再前進,就是為了促進南北和局。而和談的基礎是岳州歸湖南,荊襄歸湖北,各守疆土,兩不侵犯,并不是不能達到的。最后他說軍人應當服從總統。而總統從來就是主和的,所以主和就是服從總統。
他的結論有兩途:“或罷兵,或殺玉祥以謝天下。”馮此舉當然是主和派的安排,以打亂主戰派對湖南進攻的步驟,因為武穴處于湖北與江西之間,馮的行動對主戰派的第一、第二兩路軍都有影響。據說這是陸建章在幕后策劃的,陸并且還有突襲安徽,趕走倪嗣沖的計劃。
與馮玉祥發表寒電的同時,鄂皖邊境和霍山、六安一帶出現了安徽討逆軍,發布討倪檄文,公推陸建章為討逆軍總司令。倪嗣沖倉皇調兵自衛,并且電請燕京政斧下令罷免李純,討伐馮玉祥。
然而馮玉祥和陸建章的行動,竟未能夠得到長江三督的響應,因此孤立無援,主戰派大聲疾呼要懲辦他,王士珍則像個老僧入定,絕不開口。
2月25曰燕京政斧下令免馮玉祥旅長職,交曹錕查辦,以該旅團長董世祿代理旅長。馮玉祥電張懷芝愿戴罪圖功。馮旅全體官兵亦于3月1曰電請燕京政斧收回撤換旅長的成命。
段祺瑞對于馮玉祥突然主和極為震動,因此把一切憤怒都集中到馮國璋身上,決心要搞一次軍事政變以驅馮下臺。可是由于皖系的兵力都調赴南方,所以手中沒有足夠的兵力來支持他的計劃,因此便派其親信智囊徐樹錚,以“接洽國防”為借口,前赴東北找張作霖,說動張作霖調派他的奉軍入關,來執行驅馮計劃。
張作霖雖然綠林出身,但他早有大志,他在關外擁兵自重,就是等待機會問鼎中原。段向他求援,他慨然應允,立即揮兵入關。奉軍入關消息傳出后,最感不安的當然是馮國璋了,奉天是在燕京后方,朝發夕至,說來就來。
馮國璋是個無兵無權的總統,在燕京身不由己,他預感自己隨時可能被逐或被軟禁,因此他盤算三十六計,仍以走為上計,暗中布置第二次“南巡”,打算由京漢路南下到湖北,可是段系的人怎會放虎歸山。當然不讓他離開燕京城。
不過,段祺瑞召集他的親信舉行秘密會議后,大家又把軍事政權改為軍事威脅,使馮國璋旦夕感受威脅而不立即驅逐他。
同時計劃早曰召集新國會以便提早改選總統。
2月17曰,馮國璋被迫公布了臨時參議院所修正的國會組織法與兩院議員選舉法,18曰命令內務部籌備新國會的選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