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卷 補天裂 第八十一章 阻狂瀾(十一)-《宋時歸》


    第(1/3)頁

    上千甲士組成的護衛隊伍奔行于途。這上千甲士拱衛的,正是大宋遣來安撫一路,文武之權盡操于手,身份貴重無比。本來應該是大宋河東路中流砥柱,翼護數百萬生靈的帥臣吳敏,更不必說他原來還是大宋西府執政的身份!

    在沒有蕭言的時空,這位北宋末年重臣,在女真南侵,趙佶喪膽,準備傳位趙桓,自家為太上巡幸金陵的時候。當著趙佶的面做忠勇狀,說什么寧死不愿奉詔,陛下如何能棄汴梁神都而去。

    背后卻順水推舟的薦舉當時負天下之望的李綱之后,又借著李綱的口說趙佶最好還是傳位太子,如唐時天寶故事。最后更老著臉皮,參與草傳位詔書。趙佶讓他進位門下侍郎,輔佐趙桓。吳敏卻說什么也不愿意就任,要隨趙佶巡幸金陵,躲開此刻兵兇戰危的汴梁城。

    若是汴梁得保,他在趙桓面前也有草詔禪位擁立之功,不難從金陵卷土重來。而汴梁若不保,則擁趙佶在金陵復位,又有何難?

    這位吳敏,從來都是投機的高手。而且既要當婊子,還要立牌坊!

    后來趙桓難得聰明了一把,沒有讓趙佶巡幸金陵,另立朝廷,而是入居龍德宮。吳敏因為前面投機成功,倒是進位少宰,知樞密院事,仍然重臣。

    可他也困在汴梁,這個時候原來那副陛下不可放棄汴梁的牌坊,終于在生死關頭被他自己推到。極力主張與女真議和,而且比其他議和派走得更遠。黃河以北,都要盡割于女真!

    這番做派,終于讓朝中所有人都看不下去,被彈劾去位。涪州安置。這等人物,卻讓他脫了一條性命!最后在南宋建炎年間又得用,安然卒于任上。

    在有蕭言的這個時空。他仍然一路投機。游走在清流舊黨和蔡京一黨之間,最后在蕭言事上玩砸了出外河東。蕭言勢強又果斷歸附蕭言,可同時還在與蔡京一黨勾連。現在蕭言局勢險惡,又毫不猶豫的放棄太原府,在蕭言這危局上又加了一把火。

    一路帥臣出奔,這太原府就算有軍民留守,這軍心士氣也跌落到了谷底。沒有奇跡,就丟定了。這河東戰局,就再也無法挽回!

    上千甲士在南下道路上越走越快。一路不知道踏翻了多少擁擠于途的百姓,不知道激起了多少絕望的哭喊。可吳敏還在不住催促隊伍速度加快,早早離開此間死地!

    蕭言在西京洛陽府方向渡河,他便要轉向東南方向渡河回歸汴梁。他是帶著河東最新戰局發展而歸,說不定就能在汴梁朝局變幻中撈取到最大的好處!

    滿途應該他鎮撫保護的河東路子民哭喊哀嚎,吳敏只是視若不見。容色如鐵,只是望向南方。

    不過一個時辰的竭力奔走,這支大隊轉眼就下去了二三十里地,太原府南蒙山已經再望。繞過蒙山,便是分歧道路。處處可通,那時候就算是韓世忠岳飛復歸,遣軍來追他。都再抓不住他吳敏。而那個蕭言,此刻還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黑夜出奔,百姓們全憑腳力,哪怕比吳敏這一隊人馬先出發,卻哪里及得上早就集中準備了太原府中全部精壯牲口,全部上好堅固大車的安撫使一行?

    到得蒙山左近,道路上百姓已然稀少。不少富戶所乘車子也因夜色中奔行難以避開道中坑洼而壞在途中,到處都是一堆堆一簇簇人群被次第超越,在道旁哀哀哭泣。

    吳敏雖然沒打旗號儀仗。可看到如此規模的大隊,難民們如何能不知道是大宋貴官拋棄太原。奪路而逃?沿途之中,不知道多少人哭喊而罵。不知道多少人詛咒要與之偕亡。可這樣的哭罵之聲,又如何能撼動吳敏半點?

    眼見得就要到道路出蒙山山口的所在,前面亮起一派影影綽綽的火光。將道路上零星奔走的百姓身影映照出來。

    看到這大隊人馬轟然向南而逃,這些百姓同樣在道旁戟指大罵。

    可這罵聲,卻與此前難民不同。

    “狗官,等著死在前面罷!”

    這樣的罵聲接連響起,終于傳入了吳敏耳中。他一直僵硬的面容終于一動,問道:“江將主何在?”

    少頃之后,江偉就連呼帶喘的策馬來到吳敏身側,馬上躬身行禮。這位既胖且虛的軍將已經汗出如瀑,累得都直不起腰來,胯下都磨出血來了。不過江偉也豁出了全部氣力,顧不上辛苦了,不僅要保護吳敏這位帥臣的平安,還得前后約束隊伍,讓他們在向南疾奔的時候不要對逃難百姓傷害太多。

    江偉不是什么清廉的官兒,小妾就有十七八個,河東置的的莊子也不少,平日麾下能管得到的兵額吃到五成空餉。還組織商隊去與契丹回易,什么鐵器糧食等軍國重器都敢賣。河東局勢危急,他家眷早早就轉移到了黃河以南,投親靠友的住下,除了田土挪不走,多少這些年積下的宦囊也都轉移,從來就沒有與太原府共存亡的勇氣。

    可他好歹還有個武將的基本操守,兵就是殺賊的東西,就算沒膽子殺賊,殺起老百姓來算什么?

    江家在河東三代,鄉土情分也重了。現在從太原府出逃是沒奈何,看著成千上萬百姓流離在途,江偉也覺得鼻子有些發酸。再要靠殺人開出一條血路來,他江偉死了如何見得了祖宗?

    對河東戰局,江偉心也淡了。如此危局,又有何等英雄站出來為中流砥柱?他江偉上陣廝殺的本事膽色是沒有的,也只會誤事,可在后方安定一下秩序,轉運一些物資,都還幫得上忙,就是自家掏腰貼補一些,也不計較。鄉土要是不保,自家還能指望以后過什么好日子?

    可就連平日望之儼然的吳安撫都說走就走,折家軍絲毫不做抵抗,女真南下之途多少官吏望風而逃。韓岳兩軍不及回援。北上大軍不知何在。他江偉又能做什么?

    于途腦子轉著這么多念頭,吃著漏夜策馬狂奔的辛苦,還要約束隊伍。來到吳敏身邊的江偉,真有心力交瘁之感。

    吳敏卻看也不看這位癡肥的都監一眼。擺擺下巴:“去打探一下,前面山口火光,到底是怎么回事?”

    江偉低聲下氣的呵腰對答:“末將已經尋道旁百姓問了,說是有一支數十人的軍馬在攔截南逃官吏,燃起火把阻路也未有多久。百姓們不知到底又生了什么事,就等候在此處,等待天明再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