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誰也沒想到原本只是薛明霞和公婆的一點小矛盾,竟然發展成了全縣經濟規劃會議,還驚動了市委、省委。 省報、市報等記者紛紛趕往水泊公社、孫家官莊等地采訪報道,寫了一篇篇新聞報道。 后來人民日報社轉載了省報知名記者的一篇關于水泊公社擴大養鴨場的討論文章,最后提出兩個問題,這是經濟新規劃的觸角,還是盲目冒進? 各媒體報社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發表了成百上千的文章,在這種激烈討論的氛圍里,孫家官莊成為了養殖場新試點。 市委召集幾位農業、養殖業方面的教授坐鎮孫家官莊做顧問,幫助孫家官莊建立水上養鴨場、魚塘、藕塘、水稻等一體的村辦農場,擴大養殖場規模,購買設備機器,在公社開辦鴨蛋、鴨肉等的加工廠,就地深加工,然后發往各地供銷社。 緊接著12月18日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肯定了改革開放的總路線。 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掀起了一個新時代的浪潮。 街上的攤販多起來,鄉下進城務工的農民也多起來,城里的物資越發豐富,而下鄉的知青們再也沉不住氣,紛紛要求返城! 林蘇葉向來低調,不多管閑事,卻也收到很多人的請托,希望她能幫忙活動回城。 其實關鍵問題不在于回城,而在于戶口和工作。 這年頭戶口就是一切,如果沒有戶口,就沒有口糧配額,要想落戶就得有接收單位,沒有單位就沒有后續一切。 那些家庭條件還不錯的,可以不顧工作和戶口自己偷偷跑回城,靠著家里人省吃儉用養活。 可大部分知青家庭都是好幾個孩子,只有父母的工作根本養不活這么多人,偷跑回來沒有地方落戶,沒有口糧,沒有工作,甚至還要被紅袖箍查問戶口,到時候就會變成盲流,為了糊口難免搞些小動作,最后又成了流氓。這種人又給社會治安帶來很大隱患。 林蘇葉是一律拒絕的,她自己都沒個正經工作,怎么幫別人安排落戶和工作? 不過她也看得出有人很熱衷“幫”這種忙,軍區圖書館一下子多了好幾個職工,就連廣播站、宣傳部門都多了好些生面孔。 美院和省大也不例外,樓棟宿管阿姨原本兩個就夠,現在有四個,食堂也多了很多臨時工,校園的清潔工都能三三兩兩湊一起閑聊了。 閑雜人等多了,就容易出事兒。 軍區因為是特殊部門有警衛們巡邏倒是還好,像大學這種原本就容易出事的地方就首當其沖。 校園的自行車大量被盜,宿舍被撬,學生的生活費、糧票被偷走,食堂被偷,甚至連后勤辦公室的門鎖都被撬了! 最近幾天派出所的公安頻頻出入美院和省大,有些小偷小摸被抓到,有些卻抓不到。 同學們也有些惶惶不安,紛紛要求學校想辦法,加大巡邏力度。 這樣又要招更多的保安人員。 這日下午四點左右,林蘇葉放下畫筆,站起身來抻了抻胳膊,全神貫注地畫畫之后身體就僵住一樣酸疼。 她垂眼看著畫架上的畫稿,心里一陣輕松,第二本繪本也基本完工啦。 她把所有畫稿整理一下,交給黃顯寧讓他幫忙把關。 他們都習慣性地把完稿作品交給他做最后的審核。 林蘇葉:“黃老師,這本畫稿多虧了你的指導,雖然沒有多少稿費,不過我想請你并列作者署名,可以嗎?” 第一本繪本是她獨立完成的,畫風活潑可愛,卻也帶著幼稚,第二本有黃顯寧指點,而且她的畫功也有長足進步,在保留優點的幾處上比第一本精美很多。 雖然現在沒多少稿費,可她絲毫都不馬虎。 她現在生活無憂,不缺錢花,畫繪本就是為了自己和莎莎的愛好,想要獻給孩子們一個多姿多彩的故事世界,自然要盡心竭力畫得更好。 黃顯寧對她這本畫作評價也相當高,說這是一本可以讓他感受到童趣,感受到自己童年悸動的故事書,他把這句話寫在了扉頁推薦上,并且落款了推薦人姓名。 他笑道:“指導很樂意,署名就這樣吧。” 這是屬于她和女兒的故事書,作者署名再多一個就顯得多余,他不想破壞那種和諧感。 朱佳佳和張紹東幾個也紛紛稱贊,都對這本繪本愛不釋手。 朱佳佳:“蘇葉,這本一定要多多的印刷,我要多買幾本送人!” 小軍帽和小舞鞋那本太搶手,一到貨就斷貨,因為很多人都托售貨員幫忙留一本,錢都先付了。 這架勢就跟供銷社排隊買豬板油、回力鞋差不都,到貨就斷貨! 林蘇葉笑道:“你們的作品也早先交稿,到時候我也要買來收藏。” 張紹東那幅凌波仙子真的讓人驚艷,在古裝仕女、仙女畫中絕對屬于佼佼者,要是印成年畫肯定能火爆全國。 她看時間差不多就和同學們道別,結果去騎車的時候發現自行車——它不見了! 林蘇葉站在那里有點懵,她的自行車一直停在校領導的車棚里,以前就算不鎖也不會丟的。近來學校來了很多臨時工,治安不那么好,她就開始給自行車上鎖。 誰知道鎖著還被偷了! 她也沒轍,只得去保衛科報警,讓人記錄在案。 幾個保安也在那里忙活,最近丟自行車的學生有點多。 美院學生要出去寫真,自行車不可或缺,基本都省吃儉用買一輛。 有個報案的學生氣急敗壞道,“我把車轱轆鎖在欄桿上,結果給我把車轱轆卸下來,就留了個轱轆在那里!特娘的,缺不缺德?” 另外一個女學生哭得眼圈都紅了,“我每天饅頭咸菜地省吃儉用,好不容易攢夠生活費剛買的自行車,被人鋸斷車鎖,直接偷走了!” 保安看到林蘇葉,忙和她打招呼,“林同學,你呢?” 林蘇葉一攤手,也是生無可戀的樣子,“我自行車鎖著放在李主任他們那邊的車棚里,直接消失了。” 估計被人扛走了。 大白天的同學們人來人往,你扛著我的自行車就那么大搖大擺走了? 也太過分了! 林蘇葉自行車丟了,沒法回家,她只能去省大找顧孟昭。 原本她可以去找劉艷麗和大娣的,但是元旦那天劉艷麗回林家屯待嫁去了。 大娣住宿舍,一周回一次軍區大院兒,就沒騎車過來。 林蘇葉回家也沒說,第二天借了大軍小嶺的自行車騎。 為安全起見她拿了一條鏈子,把前輪鎖在欄桿上,后輪用自帶鎖鎖住。 現在看你怎么偷! 她畫畫累了還去瞅瞅自行車,吃飯前后也去看一眼,還得去保安那里問問查得怎么樣,結果丟失的自行車都沒找回來,她的也不例外。 這么兩天以后,她的自行車又又丟了! 林蘇葉直接怒了! 人家倒是沒卸掉她的車轱轆,而是把鐵欄桿掰開,直接把自行車扛走了! 那些鐵欄桿說是鐵的,看著還囫圇著,實際風吹日曬生銹嚴重,她掰不開人家卻能掰斷! 她真生氣了! 怎么領導們的自行車都好好的,就她的被偷走了? 這是故意針對她? 關鍵這輛自行車不是新的,本身就買的二手,又用這么久有什么值當偷的?偷了去能賣二十塊錢? 不過一輛新的一百五,買輛舊的還能騎,二十塊似乎也挺劃算? 太過分了,逮著她一個人偷! 她一來氣就去保安處讓人報警,報派出所! 很快李桂珍也知道了,跑來關心林蘇葉,“你自行車被偷了?這些混賬東西!連領導車棚的自行車也敢偷!” 林蘇葉頗為怨念,“你們的都沒事兒,就我的被偷了。不過學生的自行車被偷也不行吧?” 李桂珍:“是的,我們加強了巡邏。報警吧,讓公安來查。” 外面角落里有個戴眼鏡的男同學和另外一同學小聲嘀咕道:“瞧著沒,林蘇葉的自行車丟了,咱的自行車就能回來了。” 那人不解,“啥意思呢?” 眼鏡男:“那些人怎么不偷領導的自行車?” “不敢唄。”眼鏡男:“對了,偷學生的沒人上心管,偷領導的,領導一來氣不得徹查?” “派出所不是也來過么,也抓了幾個小偷。” 眼鏡男:“抓幾個小偷有啥用?治標不治本。你看大頭兒找回來了嗎?” “那咋滴,偷了林同學的自行車,就治本了?” 眼鏡男:“你怎么這么笨呢,我告訴你,還真就治本。咱學校以前有幾個厲害人物,一直沒受處分,就因為得罪到她頭上,咔嚓——” 那同學嚇一跳,“死了?” 眼鏡男:“滾回家了,還有一個關去精神病院了。” “這么厲害!” 眼鏡男:“那可不么,我給你說,你等著看吧。” 公安們查盜竊案,一般是雙管齊下,找銷贓渠道,再找校園內的可疑人物。 前陣子校園盜竊案件高發,門衛這邊加強了門禁管理,不允許閑雜人等隨便出入校園。 不過那些混混要偷東西,爬墻也很容易,畢竟現在校園圍墻也不高,前些年搞運動的時候被破壞嚴重,如今也沒徹底修繕。 中午他們去食堂吃飯,黃顯寧幾個知道林蘇葉接連丟了兩輛自行車也很意外。 第一輛還不好說什么,第二輛還逮著她偷,這擺明是沖她來的啊。 林蘇葉:“已經報警,派出所說會盡量的。” 實在是太過分了,逮著她一個人偷! 黃顯寧:“這事兒有點蹊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