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大結局-《元府女姝》
第(2/3)頁
敬安是天天在這里陪著,聽見這話也道:“讓肅王也去吧,那是他岳家。我陪姑母。”打發人告訴唐進這就準備船只。
元秀聽完內心悲傷,淘氣兒急急出嫁時,就想得到應該為祖父沖喜。退出房后就知會淘氣兒,三朝回門回到新集元家,一家人和肅王府連夜收拾東西。
肅王唐進和諸王們關系不錯,從公事往來上也應該知會一聲,說他出京至少下月方回,一應公事暫不回復。
理王沉默一下,吩咐世子唐誦:“你也去吧,不枉你和慧姐做過知己。”
淘氣兒進京公主轉好,沒有人想得到她會說出“牛頭馬面不要過來”這話,隨后元慧進京也是公主面前的開心果兒,理王府也感激。
平王殿下聞訊派出世子,冀王府也是世子前往,肅王自己前往,衛王府派出世子唐澹,王妃傅嬋娟得到公婆同意后她也前往,憲王府里去的不是世子,是世孫唐清。
保國郡王決定自己前往,世子唐匯也是當年元慧的好知己,別的不說,讀書那個驕傲勁兒學的十成十,不用壓學里,壓得住當年小胖子唐清就成,有個比頭,保國郡王自然覺得光彩,又有公主吩咐護國公府全家盡去,他也自愿前往。
永益一直住在公主府里侍奉,消息送回較早,丁氏收到后,在歲月里認定丈夫在大事上不中用的她,這回沒功夫等丈夫自己明白,請來錦城郡王說話,錦城郡王道:“我知道你怪我沒定淘氣兒,如今沒的說,我也去吧。”
丁氏道:“媳婦已進門,還說舊話做什么,你去便好,你不去我也攆你去。”
錦城郡王凝視她片刻,柔聲道:“你是我的賢妻。”
丁氏表面客氣一下,內心不為所動,早在金側妃肆意踐踏母女顏面而且性命時,丁氏就不再敬重丈夫,表面上的敬重只為度日。
世子妃進來幫婆婆收拾行裝,她溫柔得體,丁氏又是吃過婆婆虧的人,婆媳融洽。
后悔的只有錦城郡王自己,公主病重他也常在公主府中,公主分東西時也有他一份,只是諸王家底厚,欒英賀杰新起府第,公主分給欒英賀杰較多,其余喬慶柏署等人,包括不在京里的高湘也分到。
站在院落里,錦城郡王清楚聽到小姑娘大聲疾呼:“牛頭馬面不要過來,”凜然正氣似能驅散公主驟然病重的郁郁。
這位殿下病倒,仿佛天地也跟著郁郁。
而除去淘氣兒沒有人想得到斥退牛頭和馬面。
小姑娘一到,公主就進飲食,隨后她母親到了,飛快病倒的公主飛快好起來,年老病一場傷損大,但和幾天前十幾天前相比,一里一里好的飛快。
錦城郡王高興之余,難免想想丁氏曾勸他定淘氣兒為兒媳,是他事先相中親家,一心只想籠絡人。
而今看來,元氏嫁給云展,妹妹養在婆婆房里,這說明元氏有福氣,而福氣之人的家也有福氣,這還用說嗎?
錦城郡王也去,其它郡王們也均有人前往,不是郡王自己就是世子世孫,英國郡王也感受到這里醞釀著好事情,他帶上世子同去。
于是,夫妻大吵一架,英國郡王妃指責父子不孝:“殿下剛好,難道不需要人侍候?”
英國郡王冷笑揭穿:“你怕世子添孝名才合情理。如今姑母轉好,按老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但是閻王忘記你,活過一百沒問題。姑母轉好,護國府上表弟還是權勢不減,如今表弟也往元家探望老人,這是姑母吩咐下來,世子理當聽從并跟隨。你怕的,是這一點吧?”
郡王妃撇嘴:“喲,堂堂郡王世子,也這般沒廉恥的鉆營嗎?鉆營到護國公府也罷了,這連出嫁媳婦娘家也鉆營。”
郡王索性全說穿:“你還是小心自己吧,不管我們父子那謝天謝地。別以為你和昭裕姑母府上表弟陳及鬼鬼祟祟我看不到,陳及媳婦一天找你三五回,真的沒有陳及意思在內?”
重重拂袖:“你忘記護國公府表弟綽號小辟邪,他管著京里治安,陳及鬼再大也枉然。姑母又病轉好,你我誰先倒霉還不一定。”
郡王妃怒不可遏:“你我夫妻一體,我倒霉你能逃掉?”
英國郡王冷漠看她:“你我夫妻不和,這誰不知道?”
去新集的還有馬為夫妻,馬為道:“當年得昌在新集惹出事情,我夫妻也應當去拜拜新集這位老太爺,表表悔恨之心。”
南陽侯夫妻也跟去,貴生初當官不敢請假,長輩們不勉強,欒英夫妻同去,欒景也留京,伯爵府里只有欒景這一個看家的,清河侯帶著全家來陪伴他。
晚上,欒景回家,見到清河侯世子讀書,欒景想說什么又想想不打擾為好,晚飯后,清河侯世子主動請教他:“你家英哥中的高,雖你也是個讀書草包,守著兒子,你多少有點心得吧。”
欒景實話實說:“我年年都在推敲,如你所說,我讀書也草包,我兒子中的高,我兒子的知己中的高,我很方便就看到他們,不想也難。”
“請說。”
“我家舅爺,在西北那位,殿試二甲第一名,祁氏店鋪里老賀,春闈第十名,我家親舅爺祁玉,如今也有官職,”
清河侯世子道:“對對,我聽說那地方風水好,我也想陪英哥回鄉,往新集學里坐坐何妨,往元家老太爺床前磕幾個頭,說不定我下場就中。父親說我不算什么東西,去到不添福壽,讓我不要添亂。”
欒景道:“你確實不是什么東西,你去無用。如今我告訴你吧,”
“讓你快說嘛。”
“中秋闈在你我家里看如登天,得官職在祁氏同學中宛若掐摘朵,他們下場時就知道我這科不中我下科中,不如這科中了吧,免得下科又費事體。你看英哥,下場以前就沒見他愁過,說一聲打武舉就去了,家里為他擔許多心,他自己沒事人兒一樣。如是這樣,就中了的。”
清河侯世子低下頭:“沒辦法,在你我這樣家里,能是秀才就一步登天,我覺得下場和天一樣高,我改不了。”
欒景攤開手:“你改不了也得改,別等到我娶到祁氏后再改那光景,其實顏面上無光。”
世子道:“我也想娶一個,哪里還有呢。”
“那你得有一個表哥是混賬才行。”
清河侯世子道:“你也是個混賬,你我是兄弟,我兄弟里有混賬,我也應該娶一個祁氏那樣的人,生下英哥這樣兒子。”
欒景想了想:“滾!”
護國公帶著浩浩蕩蕩探望大部隊趕到元家,正是時候,元老太爺垂危之際,最后一口氣撐著看看元秀夫妻、云龍夫妻和牡丹等人,閉眼離世。
淘氣兒小夫妻大紅新衣拜過他,就換上素服。
元家發喪,集市舉哀,當晚就漸到三寶縣城也哭聲遍地。
尤認是得意學生,這一輩子功名家產都與老師有關,哭的幾次暈厥過去。
西北幾年大戰換來安寧,元老太爺病倒時,三爺元運就做主寫信讓長兄回來,元秀出京時,云展也快馬急信往西北,知會元遠速回,元家停靈等待長子全家。
元運的信拜托牛文獻幫忙發出,也是兵部快馬。
新集軍營不是很大,牛文獻早升職管轄本省軍營,但他喜歡在新集這里辦公,他知道自己還有一個責任,守護世子夫人的娘家。
信到固西時,天宇不但不能挽留,還必須催促元遠全家快回,但他內心悲痛不能自己,送元遠十里路遠,眼淚幾乎奪眶而出:“老元,你為這里做的太多,你走吧,內陸好,就此別過,記得寫信回來。”
元遠要不是也悲傷老父病危,可以笑出來:“你不必說這話,我女婿是鎮國將軍,我可以奪情起復,哦,我是文官,與我女婿衙門沒關連,沒事沒事,公主她是我親家,讓她和管吏部的平王殿下打聲招呼想來不難,西北這里是戰場,我這也叫墨絰從戎。”
天宇不肯相信,只是讓元遠答應寫信回來。
馬文受惠于欒英,欒英受惠于姨媽元秀,其次才有公主照顧,馬文跟去元家,張梁給他帶上戰場戰利品,讓他不要掛念妻子和新生兒子:“沒想到你肯留下來陪我,難得回內陸,再回京看看祖父母,多呆幾天。”
元遠是個守規矩的人,到覽原王城又往平西郡王府知會一聲,平西郡王拿出云展新到信件給他看,又有兩車禮物。大船已備下,送他全家到碼頭,平西郡王流露難舍難分:“老元吶,你若還肯回來,以后就跟著我。”
“我必然回來,還回固西,我跟著你,我女婿送來的東西豈不便宜你,這事兒不成。”元遠說過一揖上船。
江面難得順風,船行飛快到新集,固西消息閉塞,在路上才知道親家公主病重,平西郡王沒顧得說,公主轉好消息沒有傳遍,這更添元遠一層擔心。
下船后,馬文帶著行李后面來,元遠夫妻和元弓夫妻快馬奔馳,一路不停,半夜三更到家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