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八章 天下一統-《三國第一強兵》
第(1/3)頁
十二月初九,經過漫長的思考權衡,曹操終于放棄了過去的野望,率眾前往洛陽拜見王羽。在和諧、積極的氣氛下,雙方達成了多項共識,在三天后,曹操正式出任帝國丞相,開始統籌、協調全國的政務。
下設六部,商、工、農、戶,政以及貨殖。
其中農工商不須贅言,戶部主要是人口統籌,政務部是王羽想出來的,專為負責調查、搜集各種情報,據以研究審議各項政策,為上層決策提供根據。至于貨殖,現在只是以鑄幣為主,但卻是未來的金融部門。
即便以曹操的老道,冷丁遭遇這么多新生事物,也有些暈頭轉向了,頓時忙了個沒日沒夜,不可開交。
交卸了丞相的田豐也沒來得及松口氣,他被王羽任命為御史大夫。
首要工作是監督立法,基本職責則是審查有關法律案、政令案、條約案,以及其他有關法制的事項。此外,他還要總攬對天下官吏的監察事宜,以及對地方上執法工作的監督指導。
簡而言之,這就是后世的法務部的雛形。將來會根據變化加以拆分、細化,但現在就是這種一把抓的大衙門了。
其下轄有都察院和刑部兩大部門。審配、滿寵、李嚴以及法正等人皆在都察院任職。
王羽自己則比較簡單,他自任為太尉,以驃騎大將軍的名號總領天下兵馬。
這是按照漢制的三公而設置,在此之外,王羽還任命老丈人蔡邕為光祿勛。將人事和教育的職責交付給這個衙門,由荀彧、鐘繇擔任副手。
任命孔融為太常。這個衙門基本上相當于宋、明時代的禮部,負責禮法、祭祀、修史、修撰正式場合用的曲樂等等。只是沒有了占卜和科考那些職責。前者是沒必要,后者是權責劃分問題。
此外,王羽還設下了太醫令,以華佗為正令,張仲景和張寧為副手;負責治安,相當于后世警視廳的衛尉署,受傷后無法再上戰場的呂布成為了首任廳長;專門負責處理皇家事務的宗正,由陳琳出任;負責外交的大鴻臚禰衡等等……
表面上,王羽讓出了一部分權力。其實重要職位還都把握在青州舊部手上,曹操手下那六個衙門,分別由糜竺、馬鈞、國淵、荀攸、郭嘉以及王修擔任。
看起來曹操有三個舊部在,但實際上,工部的權力更多的集中在黃月英手上,荀攸負責的是統計數據,郭嘉負責的是收集并分析情報,曹操這個丞相更是個純粹的苦力,沒有任免官員的權力。這丞相如何能夠總攬朝政?
好在曹操原本也沒奢望過王羽會腦子轉筋,拱手將大權相讓,故而也不至于有多失望。
倒是禰衡那個任命引起了不少質疑。大鴻臚負責的是外交,依照傳統的話。連與諸侯國的溝通都是他負責的,一般都會找個德高望重,圓融通透的老好人來擔任。就禰衡那張臭嘴……
不過王羽的回答卻是霸氣十足,他將來的大漢。不需要萬國來朝,要的就是我來。我見,我征服!
想和大漢搞外交?那就要做好各種受氣的準備。
至于諸侯國,那屬于內部問題,現在自己管著,將來也許會再設個什么部門負責。
完成了朝堂上的調整,王羽這才通知陳琳回返,行廢帝之事,廢掉曹操所立的天子劉璋,將歷經艱辛,已經看不出多少少年模樣的劉協重新扶上帝位。
當然,這皇帝就是個擺設,在未來,或許會成為宗教信仰的圖騰一樣的存在,但肯定是與權力無緣了。
劉協心里想什么,群臣都不得而已,但至少在接受群臣朝見的一刻,他還是很平靜的。
這大半年時間里,他跟隨陳琳走了很多地方,見過了太多的民間疾苦和生靈涂炭。按照王羽的指示,每到一處,陳琳都會和少年討論,若后者掌握天下大權,要如何避免這些情況?
劉協當然答不出,別他這個根本沒掌握過半天權力的少年天子,就算是他的父祖們,又何嘗真的處理過實際的政務呢?就算勉強辯上幾句,又哪里是妙筆生花、才高八斗的陳才子的對手?
經過了這些事,劉協對權力被剝奪已經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他開始正式考慮,不要權力,只留榮耀,對劉氏來,會不會是更好的選擇呢?
武將們并沒有參加這場論功行賞,他們的心本來也不在這里。
南征還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遠在千里之外的益州已經打得熱火朝天了。
隨著曹操的投效,據守散關的曹洪終于打開了關口,徐庶、潘璋、馬忠率領著兩萬羽林精銳,加上太史慈、高順、魏延率領的隱霧軍長驅直入。
原本據守漢中的張魯不敢抵擋,經過短暫談判之后,最終選擇了降伏,漢中不戰而定。
劉焉聞訊大驚,急調大將張任,帶著劉璝、冷苞、鄧賢等副將,以及三萬益州兵迎擊。這支兵馬原本是預備好出川增援曹操的,倒是省去了集結的時間。
雙方在白水關下展開激戰。
張任雖是良將,但益州軍很多年沒打過大仗了,根本比不過身經百戰的青州軍。引以為豪的山地戰,也不是久在太行山練兵,有潘璋、馬忠這樣的行家帶隊的徐庶軍的對手。
更致命的是那支隱霧軍,這支兵馬已經很強了,領軍的三將更是逆天般的強悍。張任只是一個算不上疏忽的疏忽,竟然就得到了后路被高順切斷的消息。
急切之下,張任命劉璝、冷苞領一萬兵回援,想著至少能把高順先趕遠。結果二將才走到半路,就遭到了夜襲。隱霧三將各領數百人,三面夾擊。魏延陣斬劉璝,太史慈生擒冷苞。一萬蜀兵全軍覆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