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邊的鬧劇彭桂花并不知道,家里依舊熱鬧。 大家磕完瓜子,夸了一通這瓜子的味道,又說了會兒話,各人紛紛起身離開,出了門后,不少人感嘆:“丁家三房真是起來了。” “沾侄女的光了。” “可說呢,以前看著丁大妮性子悶出溜的,沒想到大了那么出息。” 不光出息,還知道感恩,把叔叔嬸子家拉拔起來了。 路上,遇到急匆匆往彭桂花家走的黃梅花,有那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沖她吆喝:“黃梅花,你們老三家是真行了。去了趟首都回來就敢做買賣了,注冊的那啥證叫三嬸炒貨,這一看就是你們那個侄女給出的主意。你啥時候也讓你侄女給你支支招,也做點小買賣啊。” 黃梅花被噎的不上不下。 丁果那丫頭記仇,跟他們二房雖不至于跟她爹一樣不來往,但也始終跟他們不親近。 還是有啥好事兒都想著三房。 三房都快被她拉的飛上天了,也不往她這兒看一眼。 不過桃子的話說的對,他們二房也是沾了丁果的光的,讓她別總嘟囔些不討喜的話。 比如桃子現在這個對象,她可是滿意的緊。 還有自家二閨女,要不是丁果把工作賣給桃子,也空不出那個臨時崗位讓二閨女去城里長見識。 后來高考,丁果可是寄了不少學習資料過去。 黃梅花雖然沒多少文化,但也見識了那陣子書本的短缺,村里知青因為買不到書學習,急的大哭,那個難啊! 丁大柱舉辦學習班組織大家一起學習,那些知青感激的恨不能給丁大柱跪下。 “我不是做買賣的那塊料!” 匆匆應付了挑事的鄰居一句,黃梅花一頭鉆進了老三家。 老三家里炒瓜子她知道,還來蹭了把瓜子吃,味道是真不錯,比供銷社賣的好吃多了。 聽彭桂花說,是丁果那丫頭教她這么做的。 哎,眼饞,但沒用。 不過辦了個啥證她也是今天剛知道,過來瞅瞅長啥樣兒。 說起來,那個政策黃梅花是知道的,丁梨學校放假時回來跟他們提過。 但聽完就完了,沒過腦子也沒過心。 知道老三家要做小買賣,她才想起來政策上頭好像是允許了。 不過她沒啥想法,沒有嘗試的念頭。 倒是愿意看個熱鬧。 “我瞅瞅那個證……” 黃梅花這個當娘的,還不如她二閨女。 丁果也以為這個政策放開后,二房里最先積極響應的會是桃子,沒想到是梨子。 她是突然收到丁梨給大寶小寶買的東西才知道丁梨放學后開始擺攤了。 丁梨在信里感謝丁果這個大姐當初對她的幫助,以前沒有能力報答,現在自己賺錢了,給小外甥和外甥女買了兩套衣服表示感謝。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