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番外 再見-《共生獸》
第(1/3)頁
我知道她會來見我的,勝利者若不能盡情品嘗勝利,則勝利也顯得乏味。
我穿著醫院灰白條紋的病號服,外面罩著一件深灰色、遍地起球的長毛衣,我現在很畏冷,吹一點風都覺得頭疼,她穿著一套奶油色的裙裝,剪裁合身、面料高檔,顏色又很抬氣質,搭配著低調閃爍的小顆珠寶,一看就是養尊處優的闊太太。
我們坐在會客廳的角落里,同一時間,也有其他家屬來探望病人,大家都默契地保持些距離。
她淡淡看著我,我以為我會看到挑釁或鄙夷,或者她良心發現,想起我們二十年夫妻,有一些同情憐憫,但我只感受到冷漠。
長期服藥,讓我的情緒波動非常平緩,哪怕是見到把我陷害至此的她,我也沒有什么過激的言行。
我們面對面坐著,相顧無言。過了良久,她先開口了:“你媽走了。”
我點點頭,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在icu睡了大半年,說是活著,其實早已經死了。
“女兒考上一中了,成績挺好的。”
我面無表情地說:“你爸呢。”
她的神色一滯,目光終于有了變化:“快不行了。”
岳父將弟弟的死和母親的傷都攬到了自己身上,但由于他身患絕癥,最終檢方決定不予起訴——他受不了羈押也活不到開庭。
“看你過得不錯。”我扯了扯嘴角,慢慢握緊了拳頭。我現在是一個犯了故意殺人罪的精神分裂患者,這輩子都不可能走出醫院,我的股份、我的財產和我的后代都由她支配,她所做的一切都由那個將死的父親頂罪,她是最后的贏家。
她不置可否,只是眉間并不舒展,沉默半晌,反問道:“你呢。”
“你會在意我過得怎么樣嗎?”我也反問,“還是只是想看我的笑話?”
“我想看你的笑話,不需要特意跑到這里來。”她輕輕將碎發挽到耳后,“我只是來告訴你你母親和女兒的消息,我想你有權利知道。”她頓了頓,又說,“我也可以讓醫院轉告你,是你一直堅持要見我。”
“是啊,你不敢見我嗎。”我微微傾身向前,盯進她的眼眸,“你心虛嗎。”
她的眼神是麻木的:“你說哪件事?”
“是啊,你為哪件事心虛?殺人?陷害親夫?作偽證?讓你爸頂罪?”我諷道,“哪件事呢?”
她臉色微變,但又很快恢復平靜,她也凝視著我,突然換了個話頭:“‘他’還在嗎?”
這回輪到我變了臉,我無法控制地呲了呲牙,心中升騰起殺意,我和“他”在爭奪這具身體的主導權,鮮少有意志統一的時刻,唯獨在想要殺掉這個我曾經深愛過的女人這一點上,我們達成了共識。
可是我們喪失了那樣的能力,我和“他”被困在一具無用的肉身,而這具肉身被困在牢籠。
她無意識地將身體往后傾了傾,但又很快從這開放式的環境里找回安全感。
“在。”我伸出手,無意識地比成手槍的姿勢,用力點了點自己的太陽穴,“‘他’一直都在,‘他’會糾纏到我死,這也在你的計劃中嗎。”
她搖頭:“這是我最沒有預料到的,所以我也差點喪命,那天晚上,我真的差點被你……不,被‘他’掐死。”她顯然心有余悸,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不在你的預料?”我惡狠狠地說,“是你、是你讓‘他’出現的,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我相信‘他’的存在,然后把我逼瘋!”
妻子微微揚起精致的下頜,面色平平寂寂:“你叫我來的目的是指責我嗎,我們之間,已經不需要互相指責。”
我深吸一口氣,肩膀垂了下來:“沒錯,不需要。”爭論對錯、恩怨和付出,本質上還是想解決問題,我們已經遠遠過了那個階段,到了你死我活的憎恨。
只是我輸了。
我說:“我有一些疑問。”
“問吧。”
“你從什么時候開始計劃的?”
妻子沉吟片刻:“好幾年前,當我發現如果和你離婚我什么都得不到,二十年夫妻你像防賊一樣防著我時,我就已經對你死心了。但真正開始計劃,是我殺了老三,跟我爸說我要去自首時,我爸不同意,然后我們想出了一個計劃,瘋狂又大膽的計劃。”她抬起眼皮,直直地看著我,“為了女兒,我愿意鋌而走險,賭一把。”
“所以你們在我的車上和隨身物品上安了追蹤器和竊聽器,給我注射藥物,在我的手機里留言,為我制造假象,比如經常忘事、比如夢游,那天晚上闖入女兒房間的……”
她點頭承認:“是我,我穿了你的衣服。”
妻子身材高挑,比我矮不了幾厘米,女兒睡眼惺忪,又是黑夜,認錯也很正常,不,她應該從頭到尾都只看了一個模糊的人影,當妻子喊著我的名字時,女兒才“確信”那個人影是我。
從結果往前倒推,所有的細節和鋪墊,所有的暗示和陷阱,一環扣一環,都遵循著看似荒誕卻又自恰的邏輯鏈,陰毒、狡詐且高明。
迷信事件和現實事件相互助推,把整個故事烘托出最詭吊可怖的氛圍,讓我在恐懼和絕望中崩潰,在崩潰中被輕易誘騙,他們通過一系列詭計對我進行強心理暗示,讓我相信了他們想要讓我相信的故事,相信“他”的存在,最后,“他”真的被我創造了出來。
醫生說,寄生胎僅僅是一個稀少的醫學現象,“他”只存在于我的想象中,可是一切都晚了,在我的潛意識里,我越是相信“他”就越真實,“他”越真實我就越相信,哪怕如今我知道了所有的真相,“他”卻并沒有消失。
我又問道:“那么,是誰殺了周漣漣。”
妻子的眼神突然變得空洞,瞳光閃爍起來。
“是誰用兩只手握住了周漣漣的脖子,狠狠收緊,直到她窒息死亡。”我寒聲道,“然后一刀刀剖開她的肚子,用手在她的子宮里翻來找去?”
妻子的肩膀顫了顫,面上閃過猙獰之色:“我不恨她,但她的死很關鍵,在整個計劃中,這是擊潰你心理防線最關鍵的一步。況且,她懷了你的孩子,會威脅到我的孩子。”
“是你爸動的手。”岳父參加過越戰,哪怕是癌癥晚期,弄死一個八十多斤的女孩兒也輕而易舉,“你們為了害我,殺她不夠,還要辱尸,如果女兒知道你們做了什么,我就不是她人生中最大的恥辱了。”
“她不會知道的。”妻子慢慢抱住了胳膊,“家里這么多的變故,她已經不能承受更多了。”
“你就不怕遭報應。”
妻子眼神冰冷:“你也相信報應嗎?”
“我一個人都沒殺,就遭到了這樣的報應,那你的呢?”我突然笑了起來,胸腔不停地鳴震,震得我胸痛氣短,可我還是在笑,“你害死了三個人,讓自己的親爹頂罪,你的報應呢?”
妻子端正了坐姿,蒼白木然的臉色中帶一絲獻祭般的矜貴:“至少我的女兒是無辜的,夫妻一場,報應,我們一起擔吧。”說完,她款款站起身,居高臨下地看著我,“這是你最后一次見到我。”
我目送著她的背影離去,腦海中浮現的卻是初遇時,她帶著滿身陽光向我走來,那一幕和這一幕,都是我永生不忘的回憶,比起“他”,與我糾纏最深、互害最狠、撕裂起來最痛的共生關系,分明是婚姻。
不過,或許我很快就會忘掉了,因為我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少。
在我清醒時,我相信科學,相信醫生的診斷,相信“他”只是我內心恐懼的映射而非真實,但當“他”的意識強勢到蓋過本我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快要不存在了,而“他”生機勃勃,隨時準備鳩占鵲巢。
我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少,作為“他”的時間越來越多,或許有一天,我會消失,被“他”取而代之。
我只能在我清醒的時間寫下我的故事,這個看起來瘋瘋癲癲、短暫又潦草的故事,我將找到機會把這個故事交給我的朋友,他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刑警,他會相信一個出自精神病人之手的荒誕故事嗎。
我不再渴求有人能拯救我,我只希望有人能相信我。
你會相信我的故事嗎。
我說:“我有一些疑問。”
“問吧。”
“你從什么時候開始計劃的?”
妻子沉吟片刻:“好幾年前,當我發現如果和你離婚我什么都得不到,二十年夫妻你像防賊一樣防著我時,我就已經對你死心了。但真正開始計劃,是我殺了老三,跟我爸說我要去自首時,我爸不同意,然后我們想出了一個計劃,瘋狂又大膽的計劃。”她抬起眼皮,直直地看著我,“為了女兒,我愿意鋌而走險,賭一把。”
“所以你們在我的車上和隨身物品上安了追蹤器和竊聽器,給我注射藥物,在我的手機里留言,為我制造假象,比如經常忘事、比如夢游,那天晚上闖入女兒房間的……”
她點頭承認:“是我,我穿了你的衣服。”
妻子身材高挑,比我矮不了幾厘米,女兒睡眼惺忪,又是黑夜,認錯也很正常,不,她應該從頭到尾都只看了一個模糊的人影,當妻子喊著我的名字時,女兒才“確信”那個人影是我。
從結果往前倒推,所有的細節和鋪墊,所有的暗示和陷阱,一環扣一環,都遵循著看似荒誕卻又自恰的邏輯鏈,陰毒、狡詐且高明。
迷信事件和現實事件相互助推,把整個故事烘托出最詭吊可怖的氛圍,讓我在恐懼和絕望中崩潰,在崩潰中被輕易誘騙,他們通過一系列詭計對我進行強心理暗示,讓我相信了他們想要讓我相信的故事,相信“他”的存在,最后,“他”真的被我創造了出來。
醫生說,寄生胎僅僅是一個稀少的醫學現象,“他”只存在于我的想象中,可是一切都晚了,在我的潛意識里,我越是相信“他”就越真實,“他”越真實我就越相信,哪怕如今我知道了所有的真相,“他”卻并沒有消失。
我又問道:“那么,是誰殺了周漣漣。”
妻子的眼神突然變得空洞,瞳光閃爍起來。
“是誰用兩只手握住了周漣漣的脖子,狠狠收緊,直到她窒息死亡。”我寒聲道,“然后一刀刀剖開她的肚子,用手在她的子宮里翻來找去?”
妻子的肩膀顫了顫,面上閃過猙獰之色:“我不恨她,但她的死很關鍵,在整個計劃中,這是擊潰你心理防線最關鍵的一步。況且,她懷了你的孩子,會威脅到我的孩子。”
“是你爸動的手。”岳父參加過越戰,哪怕是癌癥晚期,弄死一個八十多斤的女孩兒也輕而易舉,“你們為了害我,殺她不夠,還要辱尸,如果女兒知道你們做了什么,我就不是她人生中最大的恥辱了。”
“她不會知道的。”妻子慢慢抱住了胳膊,“家里這么多的變故,她已經不能承受更多了。”
“你就不怕遭報應。”
妻子眼神冰冷:“你也相信報應嗎?”
“我一個人都沒殺,就遭到了這樣的報應,那你的呢?”我突然笑了起來,胸腔不停地鳴震,震得我胸痛氣短,可我還是在笑,“你害死了三個人,讓自己的親爹頂罪,你的報應呢?”
妻子端正了坐姿,蒼白木然的臉色中帶一絲獻祭般的矜貴:“至少我的女兒是無辜的,夫妻一場,報應,我們一起擔吧。”說完,她款款站起身,居高臨下地看著我,“這是你最后一次見到我。”
我目送著她的背影離去,腦海中浮現的卻是初遇時,她帶著滿身陽光向我走來,那一幕和這一幕,都是我永生不忘的回憶,比起“他”,與我糾纏最深、互害最狠、撕裂起來最痛的共生關系,分明是婚姻。
不過,或許我很快就會忘掉了,因為我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少。
在我清醒時,我相信科學,相信醫生的診斷,相信“他”只是我內心恐懼的映射而非真實,但當“他”的意識強勢到蓋過本我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快要不存在了,而“他”生機勃勃,隨時準備鳩占鵲巢。
我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少,作為“他”的時間越來越多,或許有一天,我會消失,被“他”取而代之。
我只能在我清醒的時間寫下我的故事,這個看起來瘋瘋癲癲、短暫又潦草的故事,我將找到機會把這個故事交給我的朋友,他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刑警,他會相信一個出自精神病人之手的荒誕故事嗎。
我不再渴求有人能拯救我,我只希望有人能相信我。
你會相信我的故事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