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落幕-《明末:從零開始造反》
第(1/3)頁
整個府谷縣陷入一片混亂。
李毅當即提議收攏無處可去的饑兵和老弱,將他們帶到山中躲避。
王自用在起義軍中地位僅次于王嘉胤。
他對李毅一直提防,當即緊緊手握指揮權,不許李毅在這個時候分兵,而是要集中兵力,阻擊官兵。
望著府谷縣外,被起義軍大部隊丟棄的兩萬老弱,李毅心中不忍。
他只能讓農會出馬,維持秩序,疏散老弱。
自己則率領前鋒營三千人跟著阻擊。
阻擊部隊萬人,在府谷縣西面和官兵交戰數個回合。
高迎祥所部損失慘重,只能率先后撤。
李毅和羅汝才、王自用結陣自守,和官兵斗得旗鼓相當。
這時候,王自用既然丟棄防線,率先后撤。
羅汝才雖然性子蠻橫,為人狠辣,卻是個懂情義的。
他派人告訴李毅,大部隊已經東進,王自用得到消息,讓他一同后撤。
要將李毅丟下來,阻攔官兵,削弱大同軍的實力。
聽到這個消息,李毅怒火焚燒。
他沒有想到,王自用竟然如此卑鄙。
兩人之間根本就沒有起過沖突,如今并肩作戰,他竟然要出賣自己。
李毅怒不可遏,親自拍馬阻攔王自用的后撤,當面質問他。
王自用被拆穿陰謀,卻并不慚愧。
反而指責李毅驕傲蠻橫,不服從命令。
并且命令軍隊,要與李毅火拼。
官兵就在眼前,王自用卻如此做事,還要和自己內斗。
李毅眼神冰冷的望著他,最后還是一擺手,帶著騎兵隊離開。
他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和王自用火拼,這樣做,只會讓官兵趁機得利,義軍損失慘重。
王自用可以不顧大局,他不能這么做。
既然王自用要走,李毅自然也要撤退。
好在大同軍軍紀嚴明,騾馬很多,雖然撤退慢了一刻鐘,但是卻比王自用部更早撤出戰場。
王自用被艾萬年和賀人龍咬住尾巴,卻沒有回身反擊的勇氣,只能斷尾求生,損失了一半人手后,倉皇奔逃。
至此,他算是對李毅恨之入骨。
在他看來,要不是李毅撤退,自己根本不會損失這么大。
李毅就該留下來給義軍斷后,就算全軍覆沒,也是應當的。
而這個時候,大同軍后撤,路過府谷縣。
只見本來要疏散的義軍老弱,此刻卻并沒有撤退到山中。
望著衣衫襤褸,攜家帶幼的老弱,李毅眼中閃過怒色,叫來李過詢問。
李過也是十分無奈。
起義軍各家撤退倉促,好些老弱根本不知道如今戰況。
他們有沒有統一組織,如今一盤散沙,農會就算是有三頭六臂,短時間內也根本不可能將這么多人組織起來,然后遷移到山里。
李毅帶著大軍東進,望著兩側積滿的臉色灰白,拖家帶口,步路蹣跚的婦幼老弱,心中十分不忍。
但是他不可能停下來。
官兵現在主力四千人,衛所兵五千人都在往這里趕。
自己一家根本打不過,留在這里只會被官兵分割包圍,全軍覆沒。
這時候西面突然傳來巨大的喧嘩聲。
李毅回頭望去,只見府谷縣陷入了一片火海中。
無數府谷縣的百姓從城池內逃出來。
不用說,一定是官兵沖進了縣城,正在搶掠財物,殘害百姓。
官軍也是人,也要吃飯,也要用錢。
朝廷拖欠糧餉,他們沒有糧食吃,沒有銀錢用,只能趁著打仗燒殺搶掠。
而他們不敢搶豪門大戶,只會去搶更加窮苦的百姓。
艾萬年和賀人龍所部確實闖入了府谷縣。
府谷縣被義軍攻占,豪門大戶被清洗了一波。
如今官兵入城,自然也要趁機發財。
這個時候,他們也才知道,賊寇的老弱家眷竟然還滯留在府谷縣外。
這可是個好機會。
賊寇人頭就是賊寇人頭,老弱婦孺的人頭同樣值錢。
既然有了軍功目標,他們也就不再想著多殺一些城中百姓,用他們的人頭去冒功。
賀人龍當即向洪承疇報告了這個情況。
洪承疇面無表情得端坐在馬背上,語氣冰冷的道:“既然是從賊的老弱,自然也是賊寇。官府沒有糧食養他們,所以俘虜一個我都不會要。”
賀人龍明白了洪承疇的意思。
當即他返回軍中,高喊道:“傳令下去,殺光那些賊寇的老弱婦孺,一個也不要留。然后將他們的人頭砍下來,留給撫臺大人向朝廷報捷。”
這個命令讓一旁的文書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他想要說什么。
但是聽到撫臺大人四個字,就閉上嘴巴。
很快,官兵前鋒不再擄掠府谷縣,而是沖出來,直接奔向逃跑的義軍老弱。
與其說這是場戰爭,更不如是屠殺。
這些義軍老弱婦孺,因為從軍還會帶著鍋碗瓢盆,行軍的速度根本快不起來。
盡管李過帶著農會的人不斷催促,但是好些人根本不聽安排。
這時候,官兵沖了過來。
沒有任何啰嗦。
直接就是大開殺戒。
最后,死亡的威脅讓老弱們加快了步伐。
他們密密麻麻的向著山中奔逃,可是弓箭如同雨點般落下,不斷有人哀嚎著摔倒在地。
逃命的老弱中,有母親抱著嬰兒狂奔,有孩子在尸體中哭喊著尋找親人,也有年邁的老人拄著拐杖揮向官兵騎兵,被斬斷了脖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