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倘若此番派遣的欽差人選不當,極容易引起兩派之間的相互攻訐。 若是選了四皇子安王之人,不免會包庇江西道官員。畢竟這件事源頭便是安王一派官員在江西道隱瞞旱災,致使黎明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但是要是選了六皇子信王派的官員,只怕是會故意夸大其詞,借機鏟除異己。 因而圣人選了柳郗這么一個純臣,他為官清廉正直,乃是朝野上下公認的。 這種人平日里瞧著甚為討厭,但是到了此時,卻反而能叫各方勢力都滿意了。 只是柳郗不過剛啟程數(shù)日而已,謝獻起兵造反便連連攻克數(shù)座城池。 江西道自然早已經(jīng)是淪落為了叛軍底盤,柳郗自是去不得了。 可是他既然出了長安,便沒打算輕易回去。 況且他也知道謝靈瑜此刻便在揚州,于是他便一路南下,想要先跟永寧王殿下匯合。 沒想到他一路南下時,便遇到了很多逃難的老百姓。 叛軍已經(jīng)攻打下了多個城池,也正是從這些百姓口中,他才知曉揚州城也被叛軍圍困了,而永寧王謝靈瑜身陷揚州城,正在帶領揚州軍民抵抗叛軍。 但是揚州只有兩萬多的守衛(wèi)軍,要面對數(shù)十萬叛軍,如此懸殊的兵力只怕是兇多吉少了。 叛軍從江西道一路打過來,已是來勢洶洶,所到之處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即便揚州城乃是天下第一富庶之地,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足夠的兵力,自是抵抗不住叛軍。 于是柳郗一路趕往揚州,每日除了趕路之外,便是會問那些逃難的百姓一個問題。 揚州被攻破了嗎? 第一日沒有。 第二日的回答也是沒有。 直到他逼近揚州,但是 卻因為有叛軍阻攔,無法靠近時,所聽到的答案依舊是,揚州城還在抵抗,永寧王沒有放棄,揚州百姓也沒有放棄。 就在柳郗焦急萬分之時,他終于等來了朝廷派來的大軍。 他自報家門得以見到了李作安大將軍,他將自己這幾日收集起來的零星消息告知了李大將軍。 而賀蘭放更是馬不停蹄的率領先鋒軍,直奔揚州。 柳郗不在先鋒軍之中,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不過是一日而已,賀蘭放便派斥候傳回了揚州大捷的消息。 “殿下于叛軍臨城危難之際,不僅未逃走,還與揚州百姓共存亡之事,早已經(jīng)傳遍了天下,人人都在稱贊殿下大義,實乃是天潢貴胄。” 柳郗便將自己一路上聽聞之事,說與謝靈瑜聽。 謝靈瑜聞言,開懷大笑。 她雖不是沽名釣譽之輩,但是誰又會不喜歡這全天下的贊頌呢。 但是她隨即說道:“容鈞你也是,明知道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度,真真叫人欽佩。” 倘若在謝獻起兵造反消息傳來之后,柳郗選擇折返回長安,即便是圣人也不會責怪與他,但是他偏偏還是來了。 但是謝靈瑜卻又笑了聲,說道:“不過容鈞,江西道你倒是不用去了。” 容鈞乃是柳郗的字。 謝靈瑜這般稱呼他,也是為了以表親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