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正文完-《[唐]今天也在努力當太子》
第(1/3)頁
與此同時,李世民率領的大軍也已經逼近吐蕃。
吐蕃還在做著先搞發展,過幾年再攻打大唐一雪前恥的美夢,沒想到唐朝大軍就兵臨城下了,非常惱怒。
在吐蕃的人看來,他們國家兵強馬壯,贊普松贊干布更是天降圣主,是與大唐并立的大國。上次吐蕃主動遣使求娶大唐公主,已經充分展示了吐蕃的誠意,給足了大唐面子,可是大唐不僅不領情,還態度輕慢,顯然不將吐蕃放在眼里。他們沒有主動攻打大唐(因為窮)已經很寬容了,大唐竟然還敢對他們出兵,實在不知天高地厚!
吐蕃的將領們爭相想要出兵,好給大唐一點顏色看看。
松贊干布的確很有軍事才華,他手下的將領不說品性如何,至少能力和勇氣都不缺。
唐軍既然已經兵臨城下,松贊干布也只能放棄韜光養晦的計劃,打算排兵布將與唐軍一戰。
此刻松贊干布是有一點后悔的,之前求娶公主也就罷了,后來實在不該一再挑釁大唐,雖然出了一口惡氣,略微安撫了國人的不平之氣,但卻惹怒大唐,不得不提前與之一戰。
如今吐蕃還不夠富足,而打仗是最消耗金銀物資的,此戰后吐蕃必定元氣大傷。
但后悔也只有一點點而已,松贊干布對自己和自己的軍隊很有信心,不認為此戰會輸。而大唐主動出擊固然對吐蕃不利,但也有相應的好處,那就是吐蕃不必千里跋涉,少了許多糧草消耗,這對現在的吐蕃來說非常重要。
等他們打贏了大唐,莫說重提公主和親之事,再多要些好處也是可以的,屆時有中原的糧種和技藝加持,吐蕃便可以快速發展。這樣算下來,或許并不比他原本的打算差。
松贊干布越想越興奮,信心滿滿地調兵遣將,打算好好給唐朝一個教訓。
然后就被大唐打得抱頭鼠竄。
大唐似乎對他們的部署十分清楚,總能精準打擊到痛點,而且火炮攻擊力真的很猛,他們引以為豪的鐵騎甚至不能靠近大唐軍隊,就被炮火沖擊得四分五裂。
直到這時候松贊干布才明白,傳言中對大唐武力的形容并非夸大其詞,甚至有些保守了,言辭竟成了一種限制,無法完全描述對方的可怕。而周邊小國也并非他猜想的懦弱無能,所以才對大唐卑躬屈膝,只是在大唐對東突厥那一戰見識了大唐和火炮的力量,被嚇破了膽而已。
但現在知道也已經晚了,吐蕃兵馬再強,在火炮和無人機夾擊下也沒有一合之力。更何況吐蕃將士經此一役斗志盡失,即便松贊干布親自上陣鼓舞士氣也無濟于事。
雙方力量懸殊,即便松贊干布百般抵抗,唐軍還是一路攻城掠地,兩個月后攻破吐蕃的首都邏些,活捉贊普松贊干布,吐蕃就此宣告滅亡。
幾日之后,李世民在親兵的護衛下走進了這座在他看來低矮破舊的小城。
“這真的是吐蕃的都城嗎?”親衛有些不可思議。
盡管這一路走來他們早知道吐蕃很窮,但連都城也是如此,還是令人難以相信。
邏些的房屋低矮破舊,黃泥加木頭的構造,大唐的貧苦農民都不會住這樣的房子。道路也極窄,坑坑洼洼,莫說水泥,便是青石都見不到幾塊。
百姓自然不敢出門,不過從破了洞的窗戶能隱約看到里面的人,大都是面黃肌瘦,衣裳也單薄破爛,看起來跟難民似的。
再對比長安百姓的滋潤富足,眾人都有些唏噓。
李世民心情更為復雜,吐蕃如此貧窮,但在他的夢中,松贊干布卻帶著他的子民稱霸一方,甚至能與大唐分庭抗禮,不得不說是個人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