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譚琦很清楚,對于陸煦來說,這是非常難突破的一屆爭鳴獎,但——只要陸煦還在電影圈,只要陸煦依然有入圍的機會,今后的每一屆只會越來越難。 陸煦不會把每一次的獲獎當成最后一次,作為他的粉絲,譚琦也不會。 頒獎典禮進行到一半,現(xiàn)場愈發(fā)喧囂了。 雖然內場依舊平靜,明星們臉上依舊掛著得體的微笑,但譚琦總覺得,在這份平靜背后,有著暗流在悄悄涌動。 技術類的獎項觀眾們都不太關注,最多在最佳攝影獎和最佳動畫長片獎項頒布時發(fā)發(fā)牢騷——獎項的最終歸屬和觀眾們期待的不太一樣。 當然,雙方的評價標準本就不同。 之后彈幕便是一片平靜,偶爾有幾位網(wǎng)友冒泡,問的也多是“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來了嗎?” 得到“還沒有來”的答案之后,對方又靜悄悄潛水了。 譚琦一直在等,在這期間,她也忙碌了很多自己的事,鏡頭偶爾掃過陸煦,陸煦或是在和鄭驍導演聊天,或是臉上掛著沉著的微笑。 現(xiàn)場導播特別愿意給陸煦鏡頭,仿佛這樣能夠暗示獎項的歸屬,可譚琦這種看了幾屆爭鳴獎的粉絲很清楚,給陸煦鏡頭是常態(tài),鏡頭多并不意味著會拿獎。 雖然——陸煦確實拿了很多獎。 “陸煦是陸煦!!” “笑死,不管陸煦有沒有鏡頭,他都有獎拿好嗎?導播切他純粹是為了收視率,誰不知道陸煦是收視率之王?” …… 頒獎典禮一分一秒過去,觀眾們偶爾會看到,導播沒有聚焦的鏡頭里,某位明星在悄悄打瞌睡,或者眼中已經(jīng)泛起了水光。 頒獎典禮的流程確實是冗長無聊的,即便是明星們的笑容,對比平時,也多了一分公式化。 《君臨天下》獲得了最佳服裝造型、最佳配樂兩個獎項,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電影沒有拿到,獲獎的是一部劇情設計更加獨特的小眾電影。 那部電影并沒有入圍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角逐,在這個獎項上,五部提名電影依舊處于同一起跑線。 常愛偉狀態(tài)也很放松。 無論《君臨天下》在爭鳴獎上的表現(xiàn)如何,電影首先已經(jīng)大賺了一筆——入圍最佳影片的其他四部電影加起來的總票房都沒有《君臨天下》一部多。 票房已經(jīng)賺夠,又入圍了爭鳴獎,論性價比,《君臨天下》是本屆爭鳴獎上當之無愧的第一。 李焱這次主演的《好雨時節(jié)》是部偏文藝的電影,票房上的優(yōu)勢有限,當然,因為主演是李焱,電影照樣賺了,只是賺得遠不如《君臨天下》多。 李焱并沒有明確說明,不過陸煦聽他的意思,他接下這部《好雨時節(jié)》,也有往獎項上再沖一沖的意思。 “我以前覺得有票房就行。”這是李焱的原話,“但可能是年紀大了,現(xiàn)在我又覺得,拿個獎也不錯,可能人就是這么貪得無厭。” 從某種程度上說,李焱相當羨慕陸煦的狀態(tài)。 至少在演員這條路上,陸煦是沒有任何短板的。 但李焱只是羨慕,他沒打算改變自己的狀態(tài),也不想執(zhí)拗于獲獎——有好的作品,他愿意去爭一爭,鉆牛角尖就沒必要了。 在娛樂圈混了這么多年,李焱也有些看透了,有些事情他越是追求,就越是不會來到他身邊。 而且到了他這個咖位,想要得到什么就必然要付出一些代價。 如果他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透明,沒有什么價值,旁人要他付出的也有限,可現(xiàn)在他是整個電影圈主演票房最高的演員,他想拿某個具體的獎項,并愿意拿籌碼去交換的話,他付出的必然比他以為的要大得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