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寄給未來-《天神荒蕪》
第(3/3)頁
那會兒喜歡看網游小說,對06年的那本情有獨鐘,盡管忘記了內容,更不知出自哪位大神之手,卻讓后來看旁的網游小說沒有興趣。
還有部電影講四五十年后的未來,城市發達得不需要人工作,全是智能機器人,且帶情感系統。當智能機器人自動升級后,它們覺得不能按照人類的原始設定“角色與職業”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特別那些為了供人類娛樂而制造出來的“被斬殺”的機器人中有智能和意志超強的產品,于是在“拋尸”的垃圾處理廠里,它們拖著大腦,找尋適合自己的四肢,重新組合后打算造反——毀了斬殺機器的工廠。改變命運的念頭一萌生,那位自我重組的機器人便找了幾個被迫害的不同職業的機器人,去童話世界尋找“公平”。
未來?
不知曉未來會成為怎樣,可機器人會出現,甚至超越并替代人類。
到時職業上的競爭對手不是人類,而是機器人。一不小心,就會因機器人而失去賴以生存的工作。若社會形態及福利系統能真正的公平公正,那么就會跟阿聯酋的個別城市一樣,從出生便有了別墅、有了車、有了穩定的收入及各種完善的醫療、教育、養老機制。人們便會玩游戲,而游戲會產生多面性,有擁護、反對、中立、隨心所欲打發時間等等。如此就會有矛盾、殺戮、陰謀、報復、幫派、生死兄弟、情侶、利用……
游戲,就是人生。
人的一生,只是扮演了某個大型游戲中無關痛癢的角色。
今兒很搞笑,我想殺雞,那雞便當著我的面吃草,仿佛偷聽到我昨兒的心聲,稱它吃涂料。呵呵!
除了生死之外,是否都是小事呢?但這段旅程,真的要活出自我,否則連那些智能機器人都不如,不是嗎?
既然機器人危害如此大,為何還要繼續研發和制造?因為我們在好些年前就進入了老年社會,沒有機器人替代人工,倒金字塔般的社會體系就會倒塌,每個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就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奴隸”。
倚老賣老覺得該享受“養老”的老人,沒有一點社會擔當,且不了解青年們處在這個時代所承受的無法喘息的壓力。
社會的發展變成如此,是因為人類目前主導了世界的發展,而站在前端和未來的人們,都有人性,懂得尊重生命,于是有了機器。
僅此而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