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朱瞻墉和朱元璋商量過。 吳中眼眸明亮起來:“用賣鹽的銀兩養(yǎng)活百姓,倒是個辦法,可是……四縣百姓之多,豈能都去制鹽?” “朝廷要賑濟的,只是饑民,尋常士紳百姓,家中尚有余糧能撐到明年開春。” “在這些饑民中,每戶挑一人,所賺的錢銀,就足以讓家人過冬。” 據(jù)朱元璋說,蘇松嘉湖是絲綢之地,多為絲戶。 “吳大人看,鹽從海水、井水和巖壁中的撈出來,需要多少力役,將鹽掃起,運輸,蒸煮,去苦……蒸煮,需要多少力役,三來可解決江南鹽票之急。” 朱瞻墉說完看著他。 吳中似乎陷入遲疑:“這……鹽會不會太多了?” “明年還有水患?只不過是解燃眉之急,等到開春,這些饑民,便都回去種田了。” 朱瞻墉送給吳中一雙眼白,這老頭,怎關鍵時刻想不明白。 相比于解縉,父王更需要吳中的圓滑玲瓏和謹慎。 聽完之后,吳中眼眸逐漸亮起,然后笑出來。 “行,下官這就與陛下說說。” “吳大人,麻煩把這個簽一下。” 說完,朱瞻墉從懷中掏出一本大學,章節(jié)寫滿了批注,是他從朱高熾那里順來的。 吳中楞了楞神,接過來:“這是什么?” “父王和皇叔的爭斗,在皇爺爺打天下開始,朝中也不是秘密,父王初來京城,我?guī)蛥谴笕私鉀Q燃眉之急,吳大人助我父王觀政。” 這些官員狡猾,今日扶植太子,明日漢王得勢就支持漢王,口頭承諾不值錢。 吳中一怔,突然感覺有些燙手,旋即面色微變:“殿下,何至于此啊?” ………… PS:早上好,上推薦了我盡量把更新時間往前挪,求投資~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