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承糧-《穿越大明后,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第(2/3)頁
對啊,一個月之內,帶上銀子,走官道十幾日再慢也到山東了,再從山東采買糧食,山東北上走官道就快了。
還不用疏浚河道。
“瞻墉,真是良策啊!”朱高熾瞬間,有種我怎么生出如此聰明的兒子的感覺。
解縉聽完點點頭:“將銀兩運到山東,快馬走官道,肯定比漕運快。”
朱高熾長長舒一口氣:“我去戶部要銀兩。”
朱瞻墉攔著他:“父王慢,此行還需一個能夠委以重任的人。”
朱瞻墉攔住朱高熾。
而朱高熾和解縉也冷靜下來,五十萬石糧食,折算成銀子大抵是二十多萬兩,如此大一批銀兩運輸,需要值得信任的人。
此人還需睿智靈活,
忠心但木訥的文官,不行,因為路上不知會發生何等狀況,到了山東,若糧食無法湊齊,又該如何變通?
“瞻墉啊,你有人選嗎?”朱高熾還渾然不覺,自己已經開始依賴這個兒子。
朱瞻墉心中有一個人選,但沒有急著說出來。
……………
京城英靈坊,
這是京城毫不起眼的小街道,朝廷五品六品芝麻官,以及一些不入流的士紳,多會住在這條街道上。
楊士奇手里領著半只燒雞,此時的他還只是左春坊左中允,俸祿不多,能吃上一只燒雞便是幸福的事。
“酸死個人,快幫老爺我捏捏。”
“你每天進宮做什么,天天回家要死不活的,多久沒寵我了。”美婦人嘴上幽怨,手還是輕揉肩膀。
近日做什么?
當然是在修撰文獻大成,每天躬腰俯首寫幾千字,手都快抄斷了,但楊士奇回家從不談朝政。
以至于這段時間曠工,劉氏還以為他在外頭尋了歡好。
“好啦好啦,老爺我就懈怠這幾個月。”楊士奇無奈苦笑。
“哼,你說話算話?”
楊士奇深以為然點點頭,心里卻想去哪里住幾天,他關切地問:“稷兒呢?”
“去誰家府上讀書了吧。”美婦人回答。
而正在這時,京城太平北街。
朱瞻墉騎在馬上等候。
知道太孫要找的人,朱元璋不禁好奇。
壹:“既是左春坊中允,應當為洪武年間的科舉進士,咱怎么沒聽說楊士奇?”
朱瞻墉:“太祖,此人特殊,既非進士,也非舉人,是一介白身,乃由人舉薦當上翰林編修,他的智慧和太祖一樣,是游歷坊間學來的。”
楊士奇自幼喪父,好不容易母親改嫁官員,但那官員受他人牽連,被朱元璋下令流放……楊士奇如同朱元璋一樣,自幼開始在坊間討生活,但他熱愛讀書,以給學生當教授糊口。
壹:“你如何知道他?”
朱瞻墉:“楊先生是左春坊左中允,教過我六經,此人雖有才能,但是……很茍。”
茍并非貶義,反而是深思熟慮的意思,不會輕易表態。
事實亦然,
解縉滿腹經綸,卻死在朱高熾和朱高煦的爭斗中,楊士奇智慧尤在他之上,歷經五朝,任內閣首輔四十余年。
只在關鍵時刻出手,尋常時壓根看不出來,他是偏向太子還是漢王,就如朱瞻墉看過那些茍道流小說的主角。
朱元璋等人不同茍為何意,聯系其‘茍且’,似乎能一知半解。
叁:“那你尋他兒子作甚?”
楊稷,楊士奇的愛子,是個暴戾恣睢的紈绔,尤其是楊士奇當上大官后,他殺了十幾條人命,以此為樂。
楊士奇并不知曉,等他知曉時已經晚了,只能含淚引咎辭官,要不然首輔還能再當幾年。
朱瞻墉:“諸位一會兒就知道了。”
伍:“小子,你還是個賣關子的,我平生最受不了的,就是你這種說話說一半的人,有趣,有趣。”
朱瞻墉收斂心神。
因為散出去的侯二代們,已經有人跑回來了,陳昭邀功似地興奮道:“殿下殿下,人我找到了!”
“去叫上張輗他們。”朱瞻墉吩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