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英國公府, 張輗偷馬的事像一陣龍卷風傳開,很快到李枝露耳中,曉得狩場的位置,可卻不知是誰的。 穿著素色雪白的羅裙,李枝露光潔玉額下的美眸顫了下:“他還拿了什么?” “小姐,他還拿了些銀兩,小人派人查了,是雇傭獵戶抓花鹿和狍子。”管家站在側旁小聲嘀咕。 張輔感慨道:“只怕又是朱瞻墉吩咐的。” 李枝露臻首微垂,抬頭看了眼深思的張輔:“長兄,他今后總是要蒙受義父恩蔭的,張輗他,油滑機靈,倒是長兄你,雖然未明示擁持太子,可這次命朱將軍北上,漢王也無法不正視長兄了。” “修繕北平府皇宮的軍士中,有許多我爹的舊部,傷疾纏身,我不能坐視他們妻小餓肚子。”張輔待下屬極好,如同張玉,所以沖鋒陷陣時,將士才會豁出性命跟在他后方。 他頓了頓,繼續說:“漢王現在也顧不上我,南方關隘衛所來報,此時諸多外朝使臣隨著御史進貢,鄭和要回京了。” 鄭和,他會率領船隊在廣州府補給,先派遣使者走驛道到應天,先一步通報皇帝,由皇帝考慮可否派使者迎接,這些需時日籌辦。 這幾天,鄭和就要抵京了。 朱瞻墉從狩場回來,發現京城涌入諸多番商,猜到鄭和要回來了,絲綢作價要大漲? 老祈臉色蠟黃,猜到朱瞻墉的用意:“殿下,絲綢價錢沒漲……” 朱瞻墉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 絲綢的交易,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大明采購,第二個階段是運輸到英倫等外邦販賣,第一階段運輸成本沒發生,所以不會漲價。 漲價的是第二步! 番商還不斷打壓絲綢的價格,番商也不傻,越低價收購利潤越高,總有些沒骨頭的商人會賣,絲綢的價錢反而被打下來。 完了。 五萬兩要虧光? 朱瞻墉本以為。 鄭和回京會導致絲綢價錢大漲,與絲農訂立三年契約,未成想……番商個個精明,此刻朱元璋目睹這一幕,知曉前因后果。 聲音顯得關切。 壹:“京城七千多戶絲農,若不能撥予銀兩,此事定然有御史上彈章,鬧到老四那兒去。” 貳叁肆伍陸俱都在各自朝代上線。 他們雖各有本事。 但誠然,也在朱瞻墉的身上學到了許多。 陸還是不明白。 陸:“當初你為何囤積生絲?” 朱瞻墉:“誒,是我被誤導了,以為番商來天朝采辦,絲綢會漲價,可他們以低價收走絲綢,番商回到番國,又以六七倍,甚至十幾倍的價錢販售。” 這回陸也聽懂了。 更遑論叁伍。 絲綢嘛,自漢時張騫出使西域,這玩意兒價錢就堪比黃金。 可如今,番商也曉得壓價,由于沒骨頭的商人存在,真的壓下來了,朱瞻墉當初以抬高一成的價錢售賣,別說明年和后年的絲銀,還會賠一大筆銀兩。 叁關切地問:“你想如何籌謀?” 這回還真把朱瞻墉問住了。 老朱此刻一言不發,若今后當上皇帝不順遂的事,豈止一樁,他此刻表情,一臉未動的神色,想看太孫如何處置? 若士紳都不賣,番商也沒辦法。 所以,當務之急……尋找那幾個沒骨頭的絲商。 朱瞻墉心思急轉,命老祈找來消息靈通的商賈,老熟人,正是上次的金盆,正是那個有些像財神爺的富態儒商。 聽完朱瞻墉的打算,陶富貴笑起來:“小東家,你想聯合那些絲商穩住價錢?做不到,就是太子來也做不到,因為漢王……也賣了。” 說到最后,他湊近幾下。 “大金盆?!” 張輗驚訝的聲音從身后傳來,聽語氣似是與陶富貴是熟人,后者見了他宛若兔子見了鷹一樣,僵住了。 “殿下,你找他作甚,這家伙是個騙子。” “國公府又如何,天子腳下,國公也要講道理!”陶富貴梗著脖子,像是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