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南大族的叛軍,來得快去得也快。 聽說能勤王支持信王朱由檢為功臣,他們紛紛出力出錢出人,更有不少激進者跟著洪承疇一起響應信王起兵。 可是王宏宇大軍抵達之時,也是他們最先投降。 洪承疇的嫡系兵馬也是明軍營兵,大伙對王宏宇強大確實有嫉妒,也很期待跟隨信王朱由檢成為元勛。 但一切成鏡花水月之時,稍有常識的就會知道,如果王宏宇的大軍繼續前進,洪承疇身邊這點兵馬和士族家丁不過是螳臂當車而已。 「降!」 「投降!」 隨著信王被包圍在揚州,南直隸的艦隊封鎖長江,阻攔朱由檢與洪承疇匯合,這次信王政變就徹底失敗了。 南京的六部也有忠于天啟,一直防備叛軍的人。此時已經升任南京兵部尚書的前四川巡撫朱燮元,率領有限的兵馬出擊。 他們輕松拿下無錫和蘇州,將涉及叛亂的士族大伙全部繳械。 最后將洪承疇等少數殘兵包圍在湖州城中。 北邊王宏宇也從京城趕到揚州。 順帶手派兵將大運河沿岸重要城鎮已全部接管,鹽商財產收繳控制,準備下一步收歸集體所有。 揚州城的百姓在之前揚州會議時,就對王宏宇的氣場十分敬仰,他的兵馬軍紀嚴明,在市場公平買賣,甚至還會替百姓做一些義務體力勞動。 然而現在躲入揚州城的信王派兵馬,因為一路難逃,糧食全靠各地府縣直接供給,供給不夠還要從市場中強買。 這就與之前王宏宇形成了鮮明對比。 朱由檢待在之前會議地點的梅花嶺,這里也是揚州城內的制高點。 從這里雖然距離城墻還有一些距離,但隱隱聽到城外的戰歌。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克斗牛……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 朱由檢眼神一沉,摸摸念叨:「戚家軍,這是戚家軍的后裔,包括浙兵在內的渾河軍到了……」 渾河血戰以后,在老兵們的口口相傳中,這首戚家軍戰歌又流行起來。 起初一些士大夫們故意不宣傳將士們的事跡,有意減少王宏宇的影響力。 后來在天啟皇帝朱由校、各地的建設軍屯,以及王宏宇的報紙、雜志、戲劇、說書以及等一系列文化宣傳攻勢之下,區區士大夫還真擋不住。 渾河血戰與戰歌風靡一時家喻戶曉。 就連信王朱由檢,都不得不承認,他很羨慕這樣的強軍與如此巨大的文化影響力。 「那是!」 揚州城墻上的信王兵馬,大張著嘴巴、眼神發直地看著北面的天空中。 空中有飛行物。 外形上來看,像是擴大許多倍的天燈,有的地方也叫它「孔明燈」。 這些天燈很大,還吊著一個籃子,上面竟然有人。 「熱氣球。」 由王宏宇提供原理和草圖,朱由校將其具體實施,畫出十幾種詳細設計方案。 經過篩選后,由兵仗局、建設軍屯工坊下屬的設計室,制造出類型和型號的原型熱氣球,再反復競賽和實驗之后,最終量產的實用版偵查熱氣球。 這些熱氣球原本還專門用來對付建奴,偵查敵人動向與埋伏,克制對方出眾的強行軍能力與山地伏擊能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