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869年4月27日、 華盛頓特區、 美利堅的幾十年前重修的國會大廈穹頂高聳矗立在國會山上, 這座南北長八百五十英尺有余、東西寬三百八十英尺、高度足足有三百多英尺高的宏偉建筑,讓頂端的自由女神銅制凋像俯視著華盛頓特區內的其他所有建筑。 包括美利堅總統所在的美利堅名義上的權利中樞——白宮。 幾十個西裝革履的中年人,臉色不善的穿越由美利堅園林設計奠基人——弗雷德里克·勞·奧姆斯特德設計重修的園林,一步步向這座美利堅權利樞紐進發了。 來到這座乳百色偉大建筑的外墻下、再快步穿過由數十根以大理石制成的立柱所構成的立柱林,這幾十人就步入了這個真正的美利堅政治權力核心地帶了。 侍從們幫這些“偉大”的議員推開國會大廈的大門后,一排排凋像映入這些中年人的眼簾, 美利堅國父們與其他對這個自由與民主的國家做出卓越貢獻的偉人們的塑像,在走廊左右一字排開、 幾十名議員身為最常見到這些凋像的人,同時也是這些凋像的原型的后人——美利堅的正星條旗人。 幾十名議員大部分人在幼年時還見過這些凋像的鎖凋刻的國父的本人,還親切的稱呼他們為“叔父”或者“爺爺”…… 這些國父的凋像背后,是意大利畫家康斯坦丁諾·布倫米迪明快點綴而成的壁畫。 美利堅政治樞紐的墻壁上、有如此大比例的、天主教氣息濃郁的、梵蒂岡畫風的畫作,又讓這個國家顯得像一個神權至上的國家。 但考慮到美利堅獨立宣言與憲法的內容,美利堅應該是一個政神分離的國家吧? 應該是。 在這座擁有540個房間的繁雜建筑中,只有一個房間是最核心的“權力房間”。 那就是參議院國會會議室,也是這些議員們的最終目的地。 今天,幾十名憂心忡忡的參議員齊聚,只為一直還沒有解決的霍亂問題而來。 每一個參議員的臉上,都只有一根眉毛,一根打了死結的眉毛。 等到所有人都坐齊后,一名參議員舉著厚厚的文件,義憤填膺的對臺下眾多的參議員喊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