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悲慘的黑人奴隸-《收藏紀元》
第(2/3)頁
常閑看著他,不知道他想起了什么名人金句。
“誰家過年還不吃頓餃子啊!”
李東飛慨然長嘆道。
這是一句俗話,卻讓常閑心里慘然。
年輕的朋友們不知道當年的物資有多缺乏,很難想象這句話后面的窮苦。
缺乏到什么程度呢?
經濟上的話叫“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這句話說起來輕巧,擱老百姓就是平常要是誰家包頓餃子,對于這個家庭來說,就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兒。
就這樣,有的人還說挺好。
為什么呢?
公平啊!我窮您也窮,老大別笑老二。
其實這是掩藏在公平表象下面的最大的不公平。
有本領的人,勤勞肯干的人,跟沒本領的人,偷奸耍滑的人,生活水準是一樣的。
就這么說吧,當年搞兩彈一星的科學家,跟那些磨洋工的工人生活水準差不多,這叫公平?
這樣的偽公平必然造成社會生產力的巨大浪費。
常閑突然嘿嘿冷笑兩聲,問道:“李哥,您猜猜,康乾盛世治下的中國百姓和同時期的丑國黑人奴隸相比,哪個的生活更好一點?”
“那肯定是康乾……”
李東飛下意識的回答,話剛一出口,又縮了回來,有些狐疑地道:“我知道康乾盛世有水份,但不至于不如丑國的奴隸制吧?”
“水份?那就是水,而且是黑水好吧。”
常閑冷笑道:“所謂康乾盛世,全是吹出來的。所謂的永不加賦,只是不加而已,可不是年年減賦。而且賦稅是兩碼事兒,可從沒有說減稅,明朝的遼餉練餉可是一分沒少,這時候的關外可是沒有敵人了,遼餉征上來打誰去啊?”
“按照記載的數據,即使是最強盛的乾隆年間,其財政收入,只及最衰微的崇禎年間的40%。而乾隆時的人口,還是崇禎年間的兩倍,賦稅跟崇禎年間一樣,那他們的生活是個什么水準?”
他冷笑不止,讓人心底發寒。
“要不是進關就沒了小冰河,進關就普及了紅薯玉米,老百姓就靠著紅薯玉米,才有了“東亞病夫”,要不然,連“病夫”都沒得做,全特么是“東亞死夫”!
李東飛有些不服氣地說道:“再怎么說,比起黑人奴隸總要強一些吧?”
“這就大錯特錯了,比起黑哥們兒,別說康乾盛世,就是算上貞觀之治,都差的遠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