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生逢良輔-《萬歷佑明》
第(1/3)頁
朱翊鈞和張居正等也早就等著這一形勢出現。
而眼下,既已形成了勢,無非就是具體如何推行,另外就是如何確保推行過程中更符合推行此新政的目的。
而不讓清丈田畝的新政,在推行過程中,走歪或出現過激的情況。
為此,朱翊鈞特地在年初大比時,讓張居正擬旨要求今年大比增加五十個進士名額,算是作為萬歷朝首次科舉的特別恩德。
張居正自然是極為贊成皇帝小規模的增加錄取人數而收天下士人之心的。
同時,他也清楚皇帝這樣做是為方便新政的推行過程中,能迅速完成對不稱職或者不愿意為朝廷得罪官紳的官僚進行更換。
因幾乎全國的撫按皆希望朝廷清丈天下田畝,所以到萬歷三年的春耕結束后,張居正這個并不激進的政治家,也正式上疏奏請天子朱翊鈞開始推行清丈田畝的事。
“天下田賦不均,侵欺拖欠嚴重,更有兼并之百弊,其大者有:
飛詭、影射、養號、掛虛、過都、受獻等。”
“所列宿弊久久相沿為故業,于是豪民有田無糧稅,而窮民則無田有糧稅,窮民勢單力薄,無可奈何。”
“及縣官征稅,貧民鬻子亦不能輸納,則其勢不得不行攤派,天下盡受其病。”
“民受侵欺兼并之累,臣聞之扼腕,而若不于此時剔除宿弊,丈田畝,清浮糧,為國家建經久之策,更待何時?”
“故臣請先于天下試點丈量官民田畝。”
朱翊鈞在看到張居正奏請清丈天下田畝的奏疏時,看著看著就不由自主地念起張居正奏疏中的幾句話來。
雖然朱翊鈞對于影射、養號、掛虛等這個時代逃稅名目背后的意思并不清楚。
但他不得不承認,張居正明顯是對清丈早有準備,所以才清楚這么多名目,而且還清楚哪些名目是最嚴重的,明顯通過他自己的關系網做過調查。
如此精心的籌劃,不說有十年謀劃也有五年之功。
朱翊鈞自知有幸,而生逢良輔,便毫不猶豫地對張宏吩咐道:“批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