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選了武官到六科?” 戶科給事中黃運泰聽嚴世卿這么說,當場就丟下手中的筆,任由筆尖把剛要寫完的辭官疏污染,而問了一句。 嚴世卿點了點頭:“千真萬確,吏部已經過了文書,說的是這些人在親軍衛里都是敢言之士,有的甚至直接揭發過上官吃空餉,調到六科來只會加強言路!” “再是忠直敢言,文武也不能這樣隨便轉!” 黃運泰直接回了一句,隨后不由得攤手: “不然,成何體統?” 禮科右給事中楊天民也走了過來,神色嚴峻道: “這真要是開了讓興明書院的人來六科的口子,那就不是仕宦之人掌天下審計稽查,而是忠烈遺孤之后,興明實學之生也可以掌天下審計稽查!” 黃運泰聽后直接回到自己桌案旁,把筆撿拾起來,且干脆在辭官疏上直接涂掉了大半內容: “那我還辭什么官,只怕一辭,又得多一個非仕宦之人進六科!” …… 萬歷十六年冬,京郊重鎮黃村。 白茫茫的一排排大院外,停了許多華蓋馬車。 更有許多新的華蓋馬車在許多仆從的伴隨下,來到這里。 而也還在這里暫歇,且打聽京里新動靜的劉應節也在這時正問著從京里來的禮部右侍郎羅萬化:“怎么樣,順天府新任府尹任命了沒有?” “任命了。” “俞侯(俞大猷)之子俞克邁。” 羅萬化回道。 “竟然是他?” “他又不是進士!” 同在這里觀察動靜的張學顏也倍感驚愕。 而也在這里的許國也在這時問道:“那應天巡撫呢?” “錦衣衛指揮僉事李贄。” 羅萬化回道。 “荒謬!” “李卓吾這個脫士入軍的無恥文人怎么能任撫官!” 張學顏忍不住破口而出。 劉應節這時則突然說道:“我明白了。” “公明白什么了?” 許國這時問道。 劉應節道:“我明白陛下為何不懼我等為天下仕宦之族說話的臣子辭官了。” “他是早就有所準備!” “他早就打算讓軍籍或已轉為軍籍的人隨時準備履任文官之職,而有意抬高軍戶籍貫之人的地位!” “這里面的理由自然也好找,無非是軍戶有保家衛國付出最多,又多是武勛子弟,故也算是與國同休,所以優待他們這些人也不算不公正,還利于陛下以此拉攏他們來,對抗天下仕宦之族。” “現在想來,陛下這么多年躲在張太岳、申吳縣后面培養那么多忠烈遺孤不僅僅是收天下人心,還有利用他們替換舊官僚的心思!” “新補閣臣與文選郎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