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皇帝如果做了什么很愚蠢的決定,將不只是被官僚笑話和輕視,也會被百姓笑話和輕視。 話轉回來。 朱翊鈞現在這樣做也算是只管自己舒坦,不管將來自己子孫一旦不行或平庸的話,會產生什么樣的滔天洪水。 但朱翊鈞也是沒辦法,他不這樣做,他的子孫要是才能不行也還是會遭遇滔天洪水,結局不是自縊于煤山,就是被背叛自己的大臣用弓弦勒死。 可以說。 舊的統治方法的確已經進入了讓大明進入了死胡同,相當于一個得了晚期癌癥的人,只能用新的統治方法試試,至于用新的方法會不會加速明朝的滅亡對于朱翊鈞而言已經不重要,他只知道這至少對這個民族而言,會產生一種新的可能。 朱翊鈞在要求廣設公共圖書館后,就又吩咐道:“當然,能放在公共圖書館的書還是要篩選一下的,這個就由禮部來篩選,各級圖書館設典簿官,負責管理圖書館。” “除此之外,把所有獻上來的圖書,按照類別設獎,分別設皇明文學獎、皇明算學獎、皇明物理獎、皇明醫學獎等獎項,一旦圖書作者或一圖書集子中某作者文章當屬于可為國家與民族有大益處,皆被授予獎項。” “皇明文學獎就由次輔王錫爵、禮部尚書沈一貫、司禮監秉筆王世貞會推。” “朕久聞江南文教興盛,而如今朕在江南,就先議文學獎。” 朱翊鈞說著就看向王世貞:“王世貞!” “內臣在!” 王世貞忙回了一句。 朱翊鈞這時問道:“你素來為文壇盟主,想必是閱書無數,想必是能替朕薦舉到幾本佳作,幾名大文豪的。” “說實話,本朝詩詞歌賦已經不及漢唐兩宋豐富,尤其是那種足以流芳百世的佳作,這會顯得本朝文治很不出彩,似乎中華之文化到了本朝,在走下坡路。” “或許詩詞歌賦這些在本朝已經不合實際之文化需求,但新出現的話本,算是符合天下人實際之文化需求的吧,那這些應該要在本朝達到更高的程度才好,如此才能顯得本朝也是文教昌盛的。” “請皇爺放心,內臣定能為陛下發現到許多佳作,許多文采斐然之人。” 王世貞這時拱手回了一句。 朱翊鈞頷首。 “青浦縉紳王圻獻《續文獻通考》” “金壇王肯堂獻《古今醫統正脈全書》” “休寧程大位獻《算法統宗》” …… 因朱翊鈞要求天下人獻書,又加上范家天一閣就因為藏書豐富而被授予官職,且皇帝還表示會對優秀圖書相關作者有厚賞,所以,一時間許多江南士紳都來獻各類自以為拿的出手能讓皇帝重視的書籍。 當然。 江南一帶,本就文教興盛,寫書藏書的都很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