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故而,沒多久,朱翊鈞就收到了許多來自民間的書籍。 “臣恭喜陛下,這些書,不少都是可傳世的佳作大作,真要善加保存于后世,已足以可以作為本朝文教興盛之標也!” 王錫爵這一天就向朱翊鈞說了起來,且道:“尤其是這本《續(xù)文獻通考》竟有兩百余卷,可謂大書!年代與《文獻通考》相接,上起南宋嘉定間,下到本朝。” “而且此書較《文獻通考》增出節(jié)義、書院、氏族、六書、道統(tǒng)、方外等六考,各考之下分卷標目,但田賦考中增加了黃河、太湖、三江和河渠四個子目;國用考中增加了海運;學校考中增加了書院、義學。” 說到這里。 王錫爵就對朱翊鈞拱手稟道:“陛下,這書完全可以與本朝會典參用。” 這時,沈一貫亦笑道:“商人程大位所獻《算法統(tǒng)宗》也屬于算學奇書,其“留頭乘”和“歸除法”可稱絕妙,堪稱珠算之集大成也!其所提‘丈量步車’更是神奇,對丈量田地將大有裨益,使天下度量效率將大幅度提高。” 沈一貫說著就拱手奏道:“愚臣以為,皇明算學獎當非此人莫屬。” 沈一貫口中的程大位,在后世的數(shù)學史上的確頗有名,被譽為珠算發(fā)明之父與卷尺之父。 不過,朱翊鈞因為不是這個專業(yè)的,所以倒也不是很清楚此人,如今才得以從沈一貫口中得知,且因此把《算法統(tǒng)宗》接了過來,專門翻到了“丈量步車”的地方看了一眼道:“此物不如直接叫做卷尺。” 沈一貫拱手稱是。 而王世貞這時也跟著道:“陛下,臨川湯氏一族所獻其家人湯顯祖所著《還魂記》,雖還未刊行,卻也堪稱大才子之作,據(jù)聞,湯公雖早有意寫此書以歌新禮,但本打算辭官后再寫,只是如今又進了詔獄,也就干脆將此提前寫了出來,寄回給家人,令家人找人刊印。” 朱翊鈞聽后就把王世貞呈遞的《還魂記》拿在了手中,看后就發(fā)現(xiàn)原來是后世有名的《牡丹亭》,便道:“是當?shù)么蟛抛又鳌!? 接著,朱翊鈞就道:“這些書都要編錄入《萬歷大典》!把江南文人都號召起來,讓他們抓緊抄錄這些書,省得這些書將來失傳。” “是!” 真正是國家富強,才讓朱翊鈞現(xiàn)在敢如此大手筆。 一時間,整個江南的文人都參與到了《萬歷大典》和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當中來。 許多清高自許而不愿干普通力氣活,又囊中羞澀的落魄文人紛紛領了這份差事,在各處公舍內(nèi)抄書校書。 整個江南地區(qū)也因此一時紙業(yè)大興、滿城墨香,同時大量銀錢也如流水一般從內(nèi)庫國庫流入到這些文人手里。 “你真找到活了?” 松江,因蒸汽紡織大興而紡紗收入大減的侯氏這天就驚喜地看著自己夫君童生沈懋孝拿著一把銀元回來,驚喜不已地問了一句。 沈懋孝點頭:“是替朝廷抄書的活,還給我一個月三兩的工錢,因為我字寫的好,專門負責最后的謄錄之事,所以工錢高些。”(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