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現在,朱翊鈞貴軍也算是讓大明政治制度在改良上符合這一趨勢,也讓太子和張文熙能夠在地方上成功解決人口隱匿的問題。 西苑,侍御司。 “據山東撫按奏報,山東這次重編黃冊后,新增人口達一千七百六十八萬人,其中壯丁一千三百九十二萬人。” 這天,王錫爵向朱翊鈞奏稟了山東重編黃冊后官方所掌握的人口增加情況。 朱翊鈞聽后不由得把手往案上一拍,而起身說道:“真正令人瞠目結舌,這些地方上的小官小吏還有富民豪紳竟隱匿了這么多人口!” “山東素來富庶,人本來就多,不少還主動遷徙往遼東。” “如今能查出這么多被隱匿的人口,也不意外。” “只是陛下,由此管窺,倒也能覺察到,隨著這些年一系列鼓勵生育的政策執行,再加上新作物和新農耕之技藝的推廣,本族人口之增長恐非只是官面上知道的那樣多。” “而要想讓這些人都成為富足之人且自由而不承擔徭役重賦之人上人,那就得讓更多的番夷來承擔這些徭役和重賦,而來供養這些人,甚至純粹只讓番夷為奴還不夠,還得讓更多番夷比漢人還要勤耕織善生產。” “也就是說,大明要想新禮不亂,眼下治國之綱不廢,那王化的速度不能說太快,而應該說是太慢了!” “到現在,許多南洋之番夷還在燒山耕種、穿獸皮取暖,如此愚昧落后之夷,如何養我漢家億兆子民?” 王錫爵說到這里就拱手道:“陛下當慎思之!” 朱翊鈞聽王錫爵這么說后點了點頭:“卿所言甚是,不只是南洋的番夷,還有塞外的韃子女直,也大都還只會游牧漁獵,再加上要將他們遷去南洋乃至西洋,就也得讓他們受當地番夷土人供養,才能讓他們心甘情愿的去,這樣一來,就得要求南洋西洋這些土夷更開化。” 說到這里。 朱翊鈞就看向眼前的諸執政公卿道:“如何在整個宇內,徹底王化蠻夷,建立一個完整的禮法秩序,是本朝接下來的重任,無論是內政之革新除弊還是外事的征討開展,皆要統籌得當,不可偏廢,而眼下,薊國公去職還鄉,故最要緊的是先確立好新的首輔。” “自申師傅毛遂自薦為首輔后,朕便覺察到這種自請為首輔的方式很好,也算是從首輔確認之初就說明其本人有為國做事的主動性,而與只因君命難違才不得不為國操勞的方式不同,這是更符合新禮對本族同胞的精神上之要求的,即鼓勵其為自己理想主動爭取和以誠事君,不道貌岸然,故作淡泊,更不以要正經爭取功名利祿的行為感到羞恥。” “如果連貪慕這種正經為國為民而獲得的名利都被視為羞恥,那假裝清高且嘴上說不愿為官只是君命難違還表示自己無能無德的虛偽行為難道不更無恥嗎?” 朱翊鈞說著就道:“所以,朕決定,接下來的首輔,朕不直接任命,也不先由廷推推選,而是尚書以上的公卿,包括致仕的,凡想做首輔為國謀將來大業的,皆可向朕上本自薦任首輔,自薦時自然要寫明緣由與執政目標,然后接受廷推,廷推出可選之五六人,列下主陪名單,朕會從此中欽點,一旦中途需要換首輔且國事正值需急任首輔之時,朕乃至后世之君,也有個參考,可以從這些可選而未被選中的公卿里欽點一人。”(本章完) 第(3/3)頁